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趙虎啟

民進黨提廢孫中山遺像是典型“臺獨”行為

2016年02月26日 09:3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提案主張廢除學校、公務單位懸挂“國父”遺像的規定,並稱未來“總統”就職將不再向“國父”遺像行禮。高志鵬此舉立刻在島內引發軒然大波,臺灣輿論指出這是“破壞臺海和平穩定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現狀”和“去中國化”的又一舉動,應引起兩岸同胞高度警惕。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4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對此表示,這一舉動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一生追求國家統一和中華振興,受到全體中華兒女的敬仰。他為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國,建立不朽功勳,受到海峽兩岸中國人乃至於世界華人的高度敬仰。在大陸,各省、市、地區都建有不同規模的孫中山像和中山紀念園,每年都舉辦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今年的11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陸將隆重舉行紀念活動,深切緬懷和紀念這位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

  然而,民進黨還沒有正式上臺執政,其“臺獨”的嘴臉就暴露無遺,“第一刀”就狠狠砍向了孫中山。而身為新當選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對高志鵬的這項提案,卻是摸模糊糊,大耍遊戲。民進黨的這些典型“臺獨”舉動,必將對島內政局及兩岸關係産生重要影響。

  14年前,陳水扁任內曾經多次提出廢除孫中山的言論,什麼“法律沒有規定國父是誰”,“國父是外國人”的驚人之語。可以看到,“臺獨”的罪惡用心是多麼卑鄙,但當時由於臺灣社會超過九成人認同孫中山是“國父”,面對輿論壓力,民進黨的目的沒有達到,今天,“臺獨”又跳了出來,可見其骯髒用心是多麼狂妄,可恥。

  民進黨以“臺獨”為目標,對於與“中華民國”有關的象徵符號,有如芒刺在背。拿掉孫中山只是他們的第一步而已,相信民進黨未來還會有一連串“去中國化”的作為。前不久,臺南市政府就欲移走市內一處孫中山像,後來雕像被“臺獨”分子強行拉倒,如今民進黨在“立法院”佔據優勢席次,遂捲土重來。由此可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民進黨要廢除孫中山遺像,此一舉動就是“去中國化”,是典型的“臺獨”行為,其罪惡目的就是要破壞臺海和平穩定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現狀。蔡英文口口聲聲説要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然而民進黨依然不認同“九二共識”,也還看不到民進黨調整其兩岸政策的行動。

  民進黨“立委”的提案,為兩岸再次敲響了警鐘,海峽兩岸同胞都需要對民進黨的“臺獨”行為高度警惕。要維持兩岸和平穩定與發展,民進黨需要徹底改弦易轍,停止一系列“去中國化”的主張,早日廢棄“臺獨”,認同“九二共識”。只有這樣,兩岸關係才會得到發展,臺灣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才會擁有更加美好的前景。(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