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寧可踩壞腳邊的玫瑰去觸摸虛幻彩虹?

2016年01月18日 10: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18日社論指出,2016年總統大選開票那晚也是臺灣“變天”之夜,中國大陸國臺辦發表談話表示,“我們對臺大政方針是一貫的、明確的,不因臺灣地區選舉結果而改變。我們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

  蔡英文在當選後舉行的記者會上,向國際社會及臺灣人民指出,“我會秉持超越黨派的立場,遵循臺灣最新的民意和最大的共識,致力確保海峽兩岸關係維持和平穩定的現狀,以創造臺灣人民的最大利益和福祉”。但5月20日新當局成立後,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將如何“確保海峽兩岸關係維持和平穩定的現狀”?

  如蔡英文所言,“在這場選戰中,我曾經多次承諾,將會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性、可持續性的兩岸關係”,表面上她是就未來兩岸關係定調為一致性、可預測性、可持續性。然而,若無“九二共識”、若無“反對獨立,保持現狀”,又怎能造就這種形勢?

  文章説,在兩岸關係和平進程中,不也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政黨輪替後的蔡當局應在馬當局建立的基礎上持續向前推進。但蔡英文所謂“維持現狀是我對臺灣人民跟國際社會的承諾,我一定説到做到”,她這般信誓旦旦,憑什麼可以説到做到?

  解析蔡英文所謂的“維持現狀”,在語意邏輯上,“現狀”指的應是交流密切、經貿熱絡的現下情況;惟其卻以“維持”為前提,結論不就設定為“不向前推進也不向後倒退的現況”?充其量只是保持現有的形勢;何況,蔡英文不能接受“九二共識”寧可擁抱“臺獨黨綱”,中國大陸怎麼可能如蔡英之奢想與民進黨搭起交流橋梁?因為大陸堅持“民進黨不放棄‘一邊一國’的‘臺獨’分裂立場,我們不會與其進行黨對黨交流”。故而在民共不可能交流的情況下,蔡英文又如何挾其所謂的新民意“維持現狀”?事實上,“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交流無可取代的政治基礎,在此政治基礎上臺灣才能謀求經濟發展。

  蔡英文應深切了解,兩岸和平帶給臺灣最大的紅利,就是對大陸貿易順差規模不斷加大。以攸關農漁民生計的農漁産品外銷大陸來説,根據臺灣“農委會”統計,2013年順差為1400萬美元,2015年順差已擴大為1億美元。就整體對外貿易來看,根據臺灣“財政部門”統計,臺灣2015年進出口下滑,全年對外貿易總額5094.4億美元,貿易順差為515.58億美元;對大陸貿易順差為636.6億美元。可見大陸是臺灣最大順差來源地,如無來自大陸的順差,臺灣將出現逆差。

  對大陸貿易所累積的經濟效益是綻放在眼前的玫瑰。蔡英文因意識形態而不在乎兩岸經貿對臺灣經濟的貢獻,企求加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寧可踩壞腳邊的玫瑰去觸摸可望不可及的彩虹。兩岸關係不進則退,“維持現狀”無異是兩岸關係倒退的預言。689萬多名選民將蔡英文拱上臺灣地區領導人寶座,一旦兩岸經貿“倒退嚕”,跳崖式的經濟後果將由全民承擔。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