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重返執政,民進黨兩岸路線會調整嗎?

2016-01-18 10:12: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臺灣2016“大選”剛剛落幕,“蔡英文如何面對大陸”以及“民進黨兩岸政策是否調整”在選前選後都是媒體關注的焦點。1月17日上午,在主題為“‘大選’後的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的海外網“金臺沙龍”現場,與會嘉賓與現場媒體、網友代表們重點分析了這一問題。

  觀察者一般通過幾個鮮明的時間點來觀察蔡英文。一是2015年6月訪美談話,二是2016“大選”辯論時的正式發言,三是2016年1月16日晚上的“勝選感言”,四是蔡英文當選之後、5月20日之前對兩岸關係可能做出的進一步闡述,五是蔡英文即將在5月20日發表的“就職演講”。其中,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劉紅留意到,“建立可持續的兩岸關係”是2015年6月蔡英文訪美時首次提到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郭震遠則對1月16日晚蔡英文“勝選感言”感到失望,因為這裡面沒有看到民進黨對改善兩岸關係表示出的誠意。

  需要看到,民進黨“臺獨”方式在變化,從“剛性臺獨”漸漸轉變為“柔性臺獨”,其中“柔性臺獨“的重要表現形式即是在“法理臺獨”之後大力推動“文化臺獨”。沙龍現場,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就表示,蔡英文會“以柔性方式來應對大陸壓力”,她在這四年任期內搞“法理臺獨”的可能性不大,但可能更傾向於多用柔性手法來推動“隱性臺獨”。例如,進一步更改教科書課綱,進一步用媒體誤導民眾,給年青一代“洗腦”,灌輸臺獨思想。“太陽花”運動讓世人見識到李扁洗腦教育下的年青一代很容易被綠營煽動起來,今後的蔡英文仍會在此領域繼續“有所作為”。

  再就是蔡英文所説的“有溝通”“不挑釁”“沒意外”,其實到最後所能達到的效果就是擺爛,還是會導致兩岸關係的倒退。正如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余克禮所説,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會吸取陳水扁和馬英九的經驗教訓,既不會挑釁,也不會積極作為。“不挑釁”是想要避免主動刺激、挑動大陸的言行,這比陳水扁時期既搞臺獨又主動刺激大陸向前進了一小步。問題是不放棄“臺獨”、不承認“九二共識”,本身就缺乏溝通的誠意,而且隨時可能給兩岸和平發展帶來不確定因素。這種情況下,蔡英文和民進黨只是希望推卸掉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罪名,但卻無法滿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需要的條件。

  劉紅指出,“這一切都需要條件:‘九二共識’”。李義虎也説,“要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有難度”。這背後折射出民進黨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欠缺必要的責任感,只是用更多的偽裝來掩蓋其擺爛兩岸關係、引發兩岸關係倒退。

  正因為此,民進黨勝選和重新上臺後的兩岸關係,必然會經受嚴峻的考驗。民進黨最多從臺面上的麻煩製造者變成臺面下的麻煩製造者。這樣看來,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會因上臺而發生根本性的“去獨”變化,但其在內外壓力下作出更大妥協的空間是存在的。(文/劉國民)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