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尊重歷史現實 選舉只是一時

2016年01月13日 08: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新生報》13日社論指出,歷經幾次臺灣選舉的辯論及政見發表,就如一般預期的,兩岸關係成為重中之重的議題,而“九二共識”也成為朝野兩黨攻防的焦點。在野黨候選人在朝野攻防的氛圍下,一方面承認所謂“九二會談”的精神,而另一方面則強調“九二共識”非全民共識。

  平實而言,經過這一波激烈的朝野攻防,臺灣民進黨候選人對於“九二共識”的議題已經有所退讓,承認有所謂的“求同存異”的“九二會談”精神,而且,民進黨和候選人在強調“九二共識”非全民共識的同時,等於也承認有“九二共識”的存在,只是在野黨不承認而已。我們可以先不管這一番“九二共識”的攻防結果,到底會對選情有何影響,但我們必須強調:選舉及政治只是一時的,尊重歷史現實才是朝野必須遵守的長久之計。

  兩岸執政黨不只將“九二共識”納入各自黨的正式文件,而且也寫入正式的政府文件及宣告之中。而更重要的是,習馬是以兩岸領導人的身份碰面,並且是在兩岸之外的被兩岸都可接受的第三地會面,這基本上已經超越國共兩黨的範疇。如果從尊重歷史現實的角度來看,臺灣在野黨承不承認“九二共識”這個問題,不能和事實存在的“九二共識”形成歷史混在一起,就算島內在野黨不承認“九二共識”,也不能否認“九二共識”形成的歷史。

  在另一方面,民進黨候選人説“九二共識”非全民共識,這種説法基本上也是有問題的:其一,這種説法反映在野黨受民粹主義意識形態的制約,仍然相當嚴重,全民這個概念是個很高尚很時髦的概念,但是它又可能是非常空洞,難以界定,因此經常淪為操作權力的人,爭奪權力打擊對手的手段及籌碼。翻開人類的歷史,多少權力鬥爭悲劇,都是在為全民或人民的口號下進行的。其二,任何經過民主選舉産生的當局,其所提出的政策方案,都不可能獲得所謂全民的支援,充其量也只能力求獲得相對多數的支援。最重要的是,當局的政策提出與執行,必須經過必要的合法的決策過程,讓政策具有合法正當性。現實世界並不存在可以獲得所謂百分百的全民支援的政府或政策,甚至連獨裁極權政府都很難“做到”。

  島內大選結果過幾天就會揭選,如果在野黨候選人獲勝,我們希望其必須嚴肅面對“九二共識”:其一,“九二共識”已經超越國共兩黨的範疇,我們希望勝選的政黨能如實承認“九二共識”。其二,勝選的候選人,要思考如何以適當的方式,發揮“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共識的作用和功能。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