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2016年01月04日 07:3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北故宮南院剛剛大操大辦地試運營,由影星成龍捐贈的圓明園獸首複製品隔天就被潑漆,底座柱子還塗抹了“文化統戰”4個字。

  撇開政治不説,這是多麼蠻橫無知的文化暴行!對於博物館、文化産品、善意捐贈的尊重和愛惜,是一個都不用高度文明的社會應該有的基本態度。一個號稱“最美的風景是人”、把“感恩”挂在嘴上的社會,居然會産生這樣的暴民!而且,這樣的事件混在一般社會新聞裏一播而過,臺灣媒體不聞譴責反省之聲。仿傚臺灣産的句式:臺灣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猶記陳水扁執政時期,臺北故宮文物赴歐洲展覽,臺灣當局洋洋自得:讓世界看見臺灣!但與此同時,臺灣的報紙居然刊登出“中國豬,滾回去”這種野蠻的字句,令人疑惑這是一個崩潰錯亂的價值體系:一方面用“中國”的文物爭取臺灣的光榮;一方面無所不用其極地去除和侮辱與“中國”有關的一切,包括人、街名、教科書……

  這種瘋狂的價值觀並未隨“民主、進步”而治愈,近日讀一篇臺灣報紙的評論,一方面大罵大陸游客雖然佔了臺灣客源的四成,但臺灣並沒有掙到多少錢;另一方面又説要開拓客源,觀光業不能太依賴大陸市場……既然沒賺到錢,又有什麼“依賴”?前後矛盾,除了敵意,不見道理。

  但當下的臺灣就有這樣一種“反中”無罪、“反中”就是愛臺灣的荒謬氛圍。只要是“反中”,就無人敢生氣。此次事件的潑漆人既非醉漢又非兇徒,而是參加過“反服貿”的一男一女大學生。他們比市井潑皮也更振振有辭:這是捍衛自己的文化權利!

  如果説與中國有關的文化侵蝕了“自己的文化權利”,那麼,與獸首同屬中國文物的“翠玉白菜”呢?它常展常紅是不是“文化統戰”?現在的臺北故宮建成超過50年了,是不是“文化統戰”?張、王、李、趙、仁愛、信義、春節、清明,是不是“文化統戰”?

  “相關人員”的責任能依法條被追究,但是,養成“相關人員”混亂價值觀和蠻橫行徑的社會氛圍不改變,這樣的事件就不會杜絕,臺灣的形象就會繼續受損。一個歧視的、反文化的、不尊重歷史的社會,“政治”再“正確”,被世界看到的也是落後狹隘。(邰文欣)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