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小豬不回家的隱喻:存疑與不安

2015年12月11日 10:2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11日社論説:儘管蔡英文選情看好,但她這次的大眾募款卻不如預期,許多送出去的小豬撲滿並未如預期般喂飽養大了送回來。四年前“三隻小豬”的熱潮,為蔡英文募到了18萬多筆小額募款;這次,新版小豬迄今僅回收3萬多筆,與目標相去甚遠。這種“選情好、捐款差”的現象,頗值得玩味,也值得綠營警惕。

  蔡英文總部日前發佈政治獻金收支報告,稱總計收到4.5五億元(新台幣,下同)捐款,數目其實不小,其來源顯然主要來自大小企業及金主之手筆。然而,由於小額捐款反應冷淡,一般小市民捐款筆數僅達上屆之兩成,使得募款總數距離預訂的7億元的目標仍有段距離。蔡陣營祭出哀兵策略,聲稱競選總部目前處於“透支”7000萬元的窘境,呼籲支援者趕快把小豬送回來,並將在下旬舉辦“小豬回娘家”活動,加緊催款。

  這種“選情很看好,捐款不熱絡”的現象,其實並不矛盾。在臺灣,一向是選情越緊繃,基層選民的熱情越是高張;選戰結果若是早在預期之中,便失去催票動員的張力。今年選戰開打以來,由於國民黨內亂風波不斷,蔡英文一直享有“躺著選”的從容態勢,前線根本沒有戰況需要因應,當然也沒有派出一兵一卒的必要。既然“西線無戰事”,自然談不上什麼英勇奮戰,也用不上軍費軍餉;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民眾演出“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景象,只能説是奢望。

  再者,民進黨把支援者荷包當成黨競選提款機的大剌剌姿態,恐怕也是基層小民卻步的主因。數月前,民進黨在全臺各地大開“募款餐會”,選在五星豪華餐廳動輒席開上百桌,每張餐券要價三、五萬元,擺明一副“閒人勿近”的架式,迅速為民進黨募得兩億進帳。募款餐會除了高門檻,黨部甚至派出專人在場外擋駕,管制出席者接受媒體採訪。這種高規格、高姿態的募款手法,雖反映了蔡英文選情看好的氣勢,卻也透顯了“權”與“貴”的氣味,脫離了民進黨起于基層草根的地氣。試想,當一般民眾看到,只有多金之士與富豪貴婦方得入場與蔡英文握手共餐,還會覺得自己有獻上小豬之必要嗎?

  除了傳統綠營支援者,這次蔡英文也可能吸收到不少中間選民的票。但對於中間選民而言,蔡英文未來的執政方向仍諱莫如深,包括她不時表現出“必勝”的驕兵姿態,甚至不斷回避參與大選辯論,在在讓人感到缺乏“未來執政者”的大器與磊落。以這種閃躲態度,蔡英文就算拿得到中間選民的票,但要收到他們的捐款,恐怕不容易。原因是,她的態度少了一點誠懇,政見少了一點踏實。

  必須厘清的一點是,蔡英文和民進黨這次在大選中選情看好,並不是因為綠營做出了什麼擄獲人心的事跡,或者拿出了令人感動的號召;事實上,只是因為國民黨推動施政力不從心,又在競選過程中頻頻犯錯,而流失了人心。如果拿足球賽為喻,這就好像蔡英文和綠營之所以勝利在望,並不是憑著自己高超的球技攻進了幾球,而是對手在亂陣中一再誤射自己球門,幫助綠營得到分數。這樣的球隊儘管可能贏得幸運,但要誇耀自己球技如何了得,多麼能攻善守,球迷恐怕仍要打個問號。然則,蔡英文及其團隊這次在選舉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傲慢和託大,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不能不讓人感到猶疑。

  除此之外,令人疑惑的還有兩點:其一,既然蔡英文這次大選幾乎一路躺著選,“立委”部分也是氣勢如虹,在無需添購軍火彈藥的情況下,為何綠營選舉經費竟會發生所謂“超支”的現象,令人不解。難道錢都花在排場上了?其二,大選尚未舉行,但有關未來“蔡當局”的人事佈局,已有各種“分權位”的傳聞。不論這是不是純屬揣測,但以蔡陣營莫測高深的行事風格,對照綠營內部各派系目前保持詭異的寧靜,都不能不讓人憂慮:人們想像中美好的2016玫瑰園,究竟有沒有獲得誠懇的許諾?

  “小豬不回家”是一個隱喻,投射了一般民眾對這場“為蔡英文加冕”儀式的不安。選民保持存疑的態度,其實是正確的;當年陳水扁迷神化“臺灣之子”的殷鑒不遠,不可再重蹈。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