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綠營放大“軍宅風波”不過是為蔡護航

2015年12月11日 09: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國民黨臺灣地區副領導人王如玄的“軍宅風波”成為近一段時間內島內關注的熱點問題。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軍宅風波”在民進黨和親綠媒體的煽風點火之下,由“投資樓市”變成“以權謀私”、“偷稅漏稅”。民進黨對王如玄窮追猛打,其目的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放大“軍宅風波”顯然是為了給蔡英文護航。

  評論摘編如下:

  國民黨“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候選人”王如玄的“軍宅風波”如雪球般越滾越滾大,成為最近一段時間島內輿論的焦點,連國民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操盤手胡志強都不得不承認已影響到國民黨的選情,甚至黨內傳出“換王”之説。事件鬧得沸沸颺颺,讓人始料不及。國民黨選情本已低迷,從今年初遴選參選人開始就一波三折,“換柱風波”的後遺症還未消除,最近王如玄又捲入一系列爭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國民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朱立倫的選情可謂雪上加霜。

  縱觀臺灣多年選舉,每一次的選戰都異常激烈,“割喉戰”、“焦土戰”、“烏賊戰”是常見的手段,只要能把對手打倒,無所不用其極。雖然今年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的支援率穩定領先,但民進黨方面依然本性不改,向國民黨發起猛烈的進攻。王如玄的“軍宅風波”因而迅速成為民進黨“立委”及親綠輿論炒作的議題。然而,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王如玄和國民黨方面危機處理能力不足,也使得“軍宅風波”延燒了半個月而無法熄滅。

  “軍宅”顧名思義就是臺當局蓋給軍眷家屬的社宅,具有福利性質,所以,依照規定軍眷住戶5年後才能買賣軍宅。一些位於大臺北地區的軍宅所在區位極佳,被視為是進入高級地段的低價門票,增值空間相當驚人。於是有些投資者買軍宅,待樓價上漲時賣出,大賺一筆。王如玄便是這樣的投資者。而民進黨竟批評王如玄炒賣政府福利住宅是“以公謀私”,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只要符合相關規定,軍宅可以進行買賣。但王如玄初時只承認家族有3戶軍宅,後來才説曾買賣9戶,獲利逾千萬新台幣。這種“擠牙膏式”的拖拉回應無異於給了民進黨大作文章的機會。王如玄過於輕視“軍宅風波”帶來的負面效應,也低估了輿論的殺傷力。在激烈的選戰中,只要有一點小火星就會燃成熊熊烈火。“軍宅風波”在民進黨和親綠媒體的煽風點火之下,便由“投資樓市”變成“以權謀私”、“偷稅漏稅”。

  民進黨對王如玄窮追猛打,其目的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方面是向國民黨潑臟水,抹黑“朱玄配”的形象;另一方面當然是為了轉移選戰議題。自朱立倫代表國民黨出戰後,全力批評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無法處理兩岸關係,加之“習馬會”受到各界好評,使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備受質疑和批評。民進黨放大“軍宅風波”顯然是為了給蔡英文護航。

  有臺媒指出,在“軍宅風波”中,“綠營更該思考的是,若拿同樣的標準來檢驗自己的候選人,也能過關嗎?”民進黨“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候選人”陳建仁捲入論文抄襲事件,民進黨卻噤若寒蟬,如此雙重標準,怎能讓人信服?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