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張夏會”為兩岸交流添正向動能

2015年10月15日 08:24: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備受關注的第四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與臺灣陸委會主委夏立言的工作會面于10月14日在廣州舉行。這次會面可謂收穫滿滿,除了就深化兩岸發展交流的多項具體性事務達成積極共識,更重要的是,兩岸一致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排除干擾,維護臺海和平穩定,“讓雙方人民享有安全、安定、安居樂業的美好時光”。

  堅持“九二共識”不走回頭路

  繼今年5月在金門首次會面後,這次張志軍和夏立言選擇在廣州再聚首,有著特殊意義。廣州凝聚著兩岸同胞許多的共同記憶,這裡有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有孫中山為實現“振興中華”而發動黃花崗起義的抗爭足跡,有國共兩黨為國家未來和民族復興正式開啟第一次合作的歷史見證,還有兩岸商貿發展開路先鋒的改革氣魄。兩岸事務首長于廣州會面,正是對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寄予美好期許。

  而兩岸要和平穩定發展,離不開“九二共識”這個基石。下屆臺灣“大選”臨近,兩岸關係再次處於重要節點,道路怎麼選擇?“張夏會”給出了明確回答: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兩岸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應朝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前行,“讓雙方人民能享有安全、安定、安居樂業的美好時光”。

  張志軍説,60多年來的兩岸關係發展歷程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臺灣局勢曾動蕩不安,兩岸關係一度走到危險邊緣。2008年5月以來,兩岸雙方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兩岸關係走上了和平發展康莊大道,各領域交流合作蓬勃發展,給民眾帶來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

  夏立言也説,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絕對經得起民意與歷史考驗,當前絕大多數臺灣民眾希望維持和平繁榮的臺海現狀。2008年以來,兩岸雙方以溝通與合作取代對立與衝突,使兩岸關係正常化,這樣得之不易的成果,需要雙方共同悉心呵護。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