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張夏會”今日登場 臺媒評:意義重大

2015年10月14日 09: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第四次正式會面(“張夏會”)14日將在廣州舉行。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會面能夠舉行第四次,代表已經建立常態化的溝通機制,對於兩岸和平發展意義重大。期盼能繼續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動能,對於未來雙方關係開展意義重大。

  社評摘編如下:

  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第四次正式會面,也就是外界所稱的“張夏會”(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與陸委會主委夏立言)於今日(10月14日)在廣州市舉行,雙方將就近期兩岸關係整體發展交換意見,期盼能繼續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動能,對於未來雙方關係開展意義重大。

  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正式會面曾經舉行三次,分別在2014年2月在大陸南京、6月在臺灣桃園舉行過二次“張王會”(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與陸委會前主委王郁琦),以及2015年6月在金門舉行的“張夏會”,這三次會議雙方達成多項共識,也建立兩岸官方常態化的聯繫管道,是兩岸重要的溝通平臺。

  本次“張夏會”有許多議題要溝通,包括:我方關注的卡式“臺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陸客赴臺轉机、兩岸都能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等議題,希望能透過雙方對話來解決,至於其他議題,也希望透過這個平臺表達關切。而大陸方面關心的議題,包括抗戰史實的解讀、航線優化、兩岸經貿正常化等議題,希望透過這個平臺進行對話來解決。

  至於已經列入海基、海協兩會協商的議題,包括:“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之《貨品貿易協議》與《爭端解決協議》、以及“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環保合作”等議題,雙方也希望通過“張夏會”做政策性協調,讓事務性的協商能有更快速的進展。

  特別是在這些議題中,夏主委在“立法院”報告時特別強調,兩岸要儘速協商並簽署貨品貿易協議,尤其是我方關切的四大産業,包括面板、石化、工具機、汽車等,希望大陸方面能承諾擴大開放市場並降低關稅,以化解大陸與韓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之後對臺灣各行各業所帶來的競爭壓力。

  兩岸關係自從馬英九執政這7年多以來,已經開創60多年來的最佳時刻。兩岸海基、海協在2008年6月恢復協商,迄今已經舉行過11次會談,簽署23項協議,為兩岸交流合作建立秩序,也節省往來兩岸的時間與成本,更讓雙方人民能享有安全、安定、安居樂業的美好時光。

  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會面能夠舉行第四次,代表已經建立常態化的溝通機制,對於兩岸和平發展意義重大。期待此次“張夏會”對於已經進入協商的議題能做政策性對話,以利雙方事務性層級官員的協商;對於兩岸關注的敏感性議題能進行溝通,化解彼此的歧見,建立雙方的互信,讓兩岸和平發展的良好態勢能永續下去。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