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洪秀柱以實破虛 顛覆國民黨文化

2015年06月12日 11: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12日社論指出:原本不被看好,更受到打壓的洪秀柱,壓力愈大卻戰鬥力愈強,所有施加在她身上的阻力,已變成助力。想用“防磚條款”卡洪的黨中央,成了洪秀柱初選最佳助選員,沉溺國民黨宮廷文化身段虛矯不能自拔的A咖,眼見洪秀柱很可能弄假成真,再度搬演宮廷戲碼,企圖為日後鬥爭佈局。再度説明國民黨與社會是如何嚴重脫節,對選民厭惡國民黨宮廷文化是如何沒有自知之明。

  國民黨始終沒有搞懂臺灣人同情被欺壓者、勇於伸張正義的DNA,當國民黨黨員與支援者對國民黨失去信賴,“天王”們卻還在算計政治得失,當決心為維繫黨德黨魂一戰的洪秀柱出現,卻想“防磚”“護玉”,頻頻使出小動作卡洪,反而刺激了民眾的逆向心態,掌握權力的人愈不想讓洪出線,民眾就愈要她代表國民黨出來選。

  當然,洪秀柱從政前,最高只擔任中學訓導主任,參政後也只競選過“立法委員”,目前是“立法院副院長”,政治資歷不高,歷練也不夠,但她的理念清晰、政治態度明確,與臺灣不分藍綠的眾多政治人物非常不一樣。她表態有志競選大位後第一場戰役,就打敗了國民黨的宮廷文化,後勢令人期待。

  盡人皆知,國民黨在遭遇去年“九合一”潰堤式敗選後,需要顛覆性的思考與果斷的執行力,才有機會勉力維繫生機,但精於算計、身段虛矯的“天王”們卻繼續算計、繼續虛矯,竟然無人登記參加國民黨內初選,洪秀柱以B咖地位主動求戰,適時扮演了顛覆性的角色,讓國民黨“天王”們不知所措。現在洪秀柱站上攻擊發起線,戰鬥才剛要開始,老實説勝算並不大,但只要她能帶領國民黨進行一場顛覆性的變革,未嘗沒有力挽狂瀾的機會。

  過去這些年,國民黨成了昏瞶、保守、怯懦的代名詞。這和這個政黨的宮廷文化有極大的關係,沒有中心思想,所以沒有論述;沒有勇氣,所以怯于為理念辯護。國民黨成為一個沒有靈魂的政黨,沒有抗壓性就只能瞻前顧後、人云亦云、風吹兩邊倒。更可怕的是,國民黨領導人以自己的意志為意志,拙于政治溝通,甚至疏離民眾、不理會民意,當民意強烈反彈,卻在驟然間過度調整,政治行為失去可預測性,政治人格更因而破産。

  事例罄竹難書,原以經濟治理能力見長的國民黨,當民進黨挾著社會聲勢打出反核,國民黨憚于形勢,立即拿香跟拜;原來以兩岸和平共榮為核心理念的國民黨,被扣上一頂“賣臺”的帽子就嚇得只能喊著“不、不、不”,卻忘了理念如戰場,攻擊才是最好的防禦。洪仲丘的悲劇引爆民憤,就廢了軍法息怒;太陽花學運霸佔“國會”,所有的兩岸協議與兩岸法案就全部關進冰庫,提都不敢再提。

  一旦棄守理念、核心優勢與治理強項,只跟著民進黨起舞,那麼,民眾去投民進黨不就好了?當軟骨成了國民黨通病,一個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黨,如何奢求贏得人民的尊敬。不要説妄想爭取綠營支援者認同,國民黨這種對外怯懦、對內好鬥,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宮廷文化,更讓中間選民瞧不起、藍營支援者齒冷,如何可能勝選?

  這正是國民黨失去民心的關鍵,也是洪秀柱初選異軍突起的主因。洪秀柱在國民黨中常會的政見發表,直接申斥國民黨對“賣臺流言”的恐懼,憂讒畏譏,自我設限的結果,導致國民黨“在不該模糊的地方模糊了,在不該妥協的地方妥協了,也在不該姑息的地方姑息了,更在不該放棄的地方放棄了。”洪同時申言“臺灣的民主應該是爭取大陸13億民心的憑藉,不是與13億人對抗的工具。”她更挑明重擊民進黨兩張神主牌“臺獨”與“反核”,才是禍臺、害臺,把臺灣帶入險境的主張。

  這篇演説,點出了國民黨失敗的關鍵,説出了國民黨支援者的心聲,更重要的是,洪秀柱揭橥的藍圖,正是臺灣面對中國大陸崛起、中美角力的複雜國際情勢下,帶領臺灣打破邊緣化困境,重新掌握經濟發展契機的攻勢策略。這是國民黨這些年已漸漸怯談的宏觀政策。

  這樣的顛覆,僅止于國民黨仍是遠遠不夠的。洪秀柱還必須把這樣的顛覆性思維,傳佈臺灣並感動民眾,特別是國民黨最弱勢的“三中一青”,洪秀柱必須讓“三中一青”了解,國民黨重兩岸、拼經濟的國策路徑如果中斷,最大的受害者不是經濟的上層群體,反而是“三中一青”。

  顛覆國民黨虛矯政治文化很重要,如何讓“三中一青”大眾理解她的國策理路與兩岸政治、經濟的利害與共關係,更重要,洪秀柱最需要的是,對國民黨宮廷文化的另一種顛覆,政治溝通與理念傳播的態度與方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