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分析:蔡英文“維持現狀” 的闡述背後

2015年06月12日 08: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本月1日,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在《華爾街日報》投書,談和美國的多方面的合作,談臺灣經濟發展和國際參與,談有原則的和大陸接觸等等。香港中評社今日刊載署名一嫻的專論文章説,從蔡英文文章裏一直提到臺灣或“國家”一詞, 可以看出她仍然把臺灣視為一個國家。顯然,“一邊一國”就是蔡英文的原則,她的根本立場沒有變。

  全文摘編如下:

  6月1日,蔡英文在《華爾街日報》投書,題為《Taiwan Can Build on US. Ties》(臺美關係更上層樓),談和美國的多方面的合作,談臺灣經濟發展和國際參與,談有原則的和大陸接觸等等。這篇文章可被視作蔡英文執政方針包括兩岸關係維持現狀的全面闡述,也可視作是在美國“面試”的一次完整的書面答案。

  在談到臺灣的對外關係和發展時,蔡英文提到了四點,她把擴展和美國的多方面的合作放在第一位,其次是積極參與國際項目,第三是通過貿易多元化保護臺灣的經濟自主權,最後才是有原則地和大陸合作。

  有原則的原則是什麼,蔡英文沒有提及,不過不明説不等於沒有表露,從蔡英文文章裏一直提到臺灣或“國家”一詞, 可以看出她仍然把臺灣視為一個國家。顯然,“一邊一國”就是蔡英文的原則,她的根本立場沒有變。

  蔡英文訪美的大背景,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方略的出臺和亞投行的創始,得到亞洲和歐洲許多國家的歡迎和熱烈響應;蔡英文在文章中當仁不讓地把臺灣擺在美國亞太戰略中的重要位置。蔡英文強調加強臺美關係,強調臺灣在亞洲安全的基石作用,或認為臺灣在美國亞太戰略中的作用便漸趨重要。至於前者,地緣經濟的重大影響,蔡英文則選擇忽視,似乎只要美國需要臺灣,便肯定會大力支援臺灣的種種要求。

  的確,講求現實主義的美國,在兩岸關係上對蔡英文的要求是能做到符合美國國家利益,因此儘管蔡英文百般回避“九二共識”“一個中國”,但其只要答應保證維持兩岸現狀不變,換句話説就是不公開宣示“臺獨”,看來美國人不會對其苛求。

  然而,兩岸關係的溝通是雙方面的,並非蔡英文單方面想溝通就能溝通。近年來,大陸方面一直表示沒有排斥和民進黨交流,但前提是民進黨必須放棄“臺獨”。蔡英文參選以來,對兩岸政策的具體措施,採取不提不談不説,用一個“維持現狀”總而概之。而“維持現狀”是可以有很多內涵解讀的,可以包含現狀裏已經存在的“九二共識”,也可以包含民進黨的“臺獨”綱領。可以預料,蔡英文會用前者對付美國人的面試(既然美國人沒有要求蔡英文必須提及“九二共識”);又可以在執政以後,保持並繼續推行自己和民進黨的“臺獨”主張。如果這樣,蔡英文期待的和大陸領導人的溝通可能發生嗎?

  蔡英文應該明瞭,如今在兩岸關係中,主動權在大陸手中,美國人首肯了並不最後作數。美國政府一再闡明其一個中國政策不會改變,臺灣想擴展國際空間,沒有大陸的首肯是辦不到的;臺灣想對外擴展經濟,也繞不過大陸;蔡英文即便執政,之後想維持現狀,離開大陸更是不能想像的。

  蔡英文洋洋灑灑寫了從臺美多方面合作到臺灣參與國際項目,發展經濟等等議題,儘管她把和大陸發展關係放在最後,她也不得不承認,這是民進黨執政的一個核心目標。但接下來她馬上就舉了個“太陽花運動”的例子,這是蔡英文整篇文章中唯一的一個具體細節,蔡英文寫到,去年3月的“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抗議服貿協定的黑箱作業,顯示了臺灣人民在認為自己被排除在討論之外,會如何表現。

  蔡英文有點沉不住氣了,這之前她都儘量避免提及涉及兩岸政策的事。她的這段話顯然是有所指的。眾所週知,“太陽花運動”並非簡單地表現為反對黑箱作業。“太陽花運動”中,年輕激進學生醞釀和發展出的是“反中”的情緒,這種蔓延並催發開來的情緒,在相當程度上導致了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的慘敗。蔡英文在提到和大陸發展關係時特意舉“太陽花運動”的例子,雖然她把焦點放在“透明度”上。但如果是執政上的“透明度”,沒必要放在闡述兩岸關係的段落裏,因此可以視為其“維持現狀”心態的一種不經意的流露。

  透過這個不經意的心態流露,可以看出蔡英文“維持現狀”的背後,無非就是反中、“臺獨”,維持現狀就是維持利用之前由國共達成“九二共識”而來的兩岸和平現狀,達到其和平“臺獨”的最終目的。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