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四句話讀懂張志軍的“四點堅持”

2015年04月28日 10:55: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4月25日,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出席“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發佈10週年”紀念研討會時,就兩岸關係發展新未來提出“四點堅持”,即堅持兩岸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共同政治基礎,堅持穩步進取、克難前行的務實思路,堅持不斷增進兩岸同胞利益福祉。這“四點堅持”既是對過去10年來的兩岸關係發展經驗成果的總結,也體現大陸今後一段時間發展兩岸關係的基本思路,對於進入鞏固深化期的兩岸關係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兩岸同胞共同擁護兩岸和平發展

  10年前的“胡連會”,是國共兩黨領導人時隔60年後的歷史性會面,開創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正是在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指引下,兩岸關係發展取得了歷史性轉折,給兩岸同胞尤其是臺灣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實踐證明,兩岸和平發展道路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是一條受到兩岸同胞共同擁護和支援的道路。

  10年後的今天,儘管兩岸和平發展面臨新的挑戰,但大陸的認識非常清楚,兩岸同胞都希望臺海和平,都希望享受和平發展紅利,因此一再重申對和平發展道路的肯定與堅持。不過,即將到來的臺灣2016年“大選”將給兩岸和平道路帶來嚴峻挑戰,2016年臺灣是否“變天”,臺海和平能否持續牽動兩岸億萬同胞的心。但無論如何,任何想要取得臺灣執政權的政黨,都必須具備維護臺海和平的能力,否則必將被兩岸主流民意所拋棄。

  “九二共識”政治底線不能鬆動

  過去1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取得豐碩成果,尤其是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兩岸兩會恢復協商,至今已簽署21項協議,兩岸“三通”順利實現,兩岸各領域的交流蓬勃發展,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的交流格局。這些成果的取得,其根基在於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可以説,如果沒有這一共同政治基礎,沒有這一基礎上兩岸建立的政治互信,兩岸關係發展將重新回到動蕩不安的老路,兩岸關係發展的成果也就會得而復失。因此,“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如果沒有這塊基石,將“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目前,兩岸關係發展雖然遇到一些新的情況、新的問題,但若想維持臺海和平、繼續推進兩岸關係發展,就必須要堅持體現一個中國精神的“九二共識”。

  兩岸關係發展不能倒退

  2014年以來,兩岸關係發展受到“反服貿運動”以及“九合一”選舉等島內政局變動的影響,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兩岸關係發展模式由之前的“協議拉動型”過渡到“交流推動型”,兩岸關係發展速度明顯減緩,由快速發展期進入平緩發展期。面對這些挑戰,兩岸關係發展不能停滯,更不能倒退,因此需要兩岸雙方共同努力、克難前行。

  目前,臺灣方面儘管受到選舉因素的干擾,兩岸政策推行較為困難,但兩岸雙方不能望而卻步,仍需要積極作為,爭取讓兩岸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兩會互設辦事處等儘快取得進展,併為下階段兩岸協商政治議題創造條件、奠定基礎。

  大陸將更加重視臺灣同胞利益福祉

  兩岸關係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維護兩岸同胞利益、共謀兩岸人民福祉。兩岸關係發展一切依靠人民,也一切為了人民。兩岸關係發展不僅需要繼續增進兩岸關係和平紅利,也需要進一步使更多人享受到和平紅利。

  張志軍在講話中強調,“我們需要更加重視和把握各階層、各群體的感受與期待,採取有效措施,擴大基層民眾的受益面與獲得感”。這顯示大陸下階段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將更加重視臺灣基層民眾的利益,也將更加照顧“三中一青”群體的需求,以更好地維護廣大臺灣同胞的福祉利益。(田葦杭,社科院臺研所助理研究員,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