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陳水扁“保外就醫”應依法行事

2014年12月19日 09: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陳水扁應否“保外就醫”,最近又成熱門話題,臺灣《中央日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陳水扁“保外就醫”應依法行事。社評認為,説讓陳水扁“保外就醫”可以“促進朝野和諧,有利藍綠和解”的主張,既不可取,更毫無可能,徒然只會使人更增反感,因為如此做法,無異以政治干預司法。

  社評摘編如下:

  陳水扁應否“保外就醫”,最近又成熱門話題,儘管臺當局“法務部”仍堅持必須依據醫療小組鑒定結果,但從種種跡象研判,陳水扁在農曆年前執行“保外就醫”的可能性,確實越來越高。

  陳水扁卸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就被臺北地方法院以涉及貪污、洗錢等重罪為由收押禁見,成為臺灣首位被收押的卸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他涉及的龍潭購地等11項弊案,已有四案定讞,合併執行刑期為20年,並科罰金2.5億元新台幣,至今已服刑超過6年,殘刑還有14年,即使服刑期間表現良好,無重大違規,至少也要到2018年9月才符合聲請假釋資格。

  就事論事,陳水扁曾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如今卻淪落為囚犯,心情之鬱悶可以想見,關了6年之後,心理與生理狀況都出現問題,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然而,應否保外就醫不只是醫療問題,也是法律問題,更是政治問題。陳水扁的病況經過醫院再三檢查,都判定可借由戒護中醫療方式為之,並不符“保外就醫”條件;何況培德病監無論醫療設備器材或醫事人員數量都遠較一般監獄專業且先進,再加臺中榮總精神科及神經內科提供專業醫療協助,中國醫藥大學醫師組成醫療小組,對於陳水扁的醫療照護遠較一般受刑人要好。

  另外,陳水扁的療養專區總面積達二四三坪,區內花草扶疏,綠意盎然,並設有室外景觀休閒活動區及室內活動、接見會客區;陳水扁所住之屋,室內鋪放木質地板,設有單人床、書桌、椅子、書櫃及置物櫃;他每週會見親屬還不限次數。

  更重要的是,現在呼籲陳水扁“保外就醫”的主要理由是他罹患重度憂鬱症,應該居家療養。然而,島內獄政史上從無因精神疾病而獲“保外就醫”之前例。截至去年3月底,經精神科專科醫生評估,監所內罹患精神疾病者共2091人,其中罹患憂鬱症者445人,這些人通常都以規律服藥控制,並安排精神科醫師定期門診追?戒護外藥,必要時則轉送臺中監獄醫療專區治療,目前共收容150人,如果陳水扁以此為由“保外就醫”,刑罰公平性何在?如此豈不是對其他罹患精神疾病的受刑人形成歧視待遇?

  再者,陳水扁固然有病,但究竟有多嚴重?其實十分有爭議。去年4月“法務部”應“立委”之邀,播放陳水扁散步運動影片,證明其健康並不像外界形容;今年6月,剛出獄的前“立委”顏清標與友人聊到“進修”期間,陳水扁每次跑步經過他耕作的菜園時,常會隔著柵欄閒談,陳水扁還為他算多久就可以申請假釋,他感覺陳水扁頭腦很清楚。

  這些事實證明,陳水扁的病情其實並不像綠營醫療團隊或其親友所説那麼嚴重。如果因為藍營敗選,壓力大增,就網開一面,讓不符“保外就醫”條件的陳水扁可以“保外就醫”,恐怕外界更要質疑司法不公,獨厚特權!

  總之,我們認為,陳水扁如果經醫療專業評估病況已達“保外就醫”標準,就應讓他儘速“保外就醫”,否則就應考慮修正“監獄行刑法”,放寬“保外就醫”標準,讓所有類似狀況受刑人都可以一體適用,這才是合乎法理情的正途。至於説讓陳水扁“保外就醫”可以“促進朝野和諧,有利藍綠和解”的主張,既不可取,更毫無可能,徒然只會使人更增反感,因為如此做法,無異以政治干預司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