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服貿那麼好為什麼還有人抗爭?

2014年03月27日 08:1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10點在國臺辦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本次新聞發佈會由國臺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主持。(台灣網 于斯文 攝)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兩岸服貿協議是個體現了互利雙贏的好協議,大陸方面在協議中做了我們該做的事情。至於為什麼臺灣部分人還在強力抗議,馬曉光説,兩岸大多數輿論,包括一些國際輿論都認為這需要從臺灣內部找原因。

  大陸在協議中

  做了該做的事

  臺灣抗議服貿的“學運”已經持續了一個星期,今天的發佈會,多數問題也聚焦于服貿。

  記者問及,服貿協議不通過的話,會給兩岸經貿帶來什麼影響?

  馬曉光回答説,我們推動兩岸經濟合作都是著眼于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特別是為臺灣同胞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兩岸經濟合作20多年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都不同程度地為兩岸經濟發展,為兩岸民眾福祉做出了貢獻。放眼未來,我想大家都認同八個字“合則兩利,分則兩害”。所以,兩岸同胞都不願意看到兩岸經濟合作的進程被干擾。

  有臺灣記者提問,如果臺灣方面真的逐條審議和表決服貿,當中涉及內容修改,甚至退回重新談判,大陸是否可以接受?馬曉光沒有給出直接回答,僅表示“我們已經多次表明看法,在座的各位都應該明白”。

  有記者提問,《環球時報》社評認為大陸應該公開表達決不會跟臺灣二次談判服貿協議的立場,對大陸“官媒”的表達,發言人有什麼看法?馬曉光説,大陸的輿論也是多元化的,用一句“官媒”簡單給一種輿論定性是不科學的。大陸對臺方針政策在大陸有很高的民意支援度,老百姓從“兩岸一家親”的感情出發,是積極支援我們採取各種措施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兩岸互利雙贏的。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希望臺灣社會也能夠深切體會大陸民眾的感受。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