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港媒:公開學生領袖與民進黨之間的關係

2014年03月26日 10: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政局動蕩,學生與群眾攻進“行政院”。香港中評社今日刊載臺灣旅美政論家孟儒的評論文章指出,綜觀事態的發展,其實最為可議的就是民進黨,這些抗議的學生領袖其實都和民進黨有非比尋常的密切關係,所有的抗議場合都常看到這些人的身影,若説他們是民進黨的追隨者並不為過。

  評論摘編如下:

  臺灣政局動蕩,學生與群眾居然攻進“行政院”,這實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由此可以看出臺灣當前的群眾運動確有失控、訴求加碼、處置失當的可能。未來發展讓人憂心。

  綜觀事態的發展,其實最為可議的就是民進黨,這些靠特殊材料做成的政客,心中只有政治和權力邏輯,他們又想經營跟大陸的關係,不敢完全與大陸鬧翻,但又想爭取執政機會,於是就打著反黑箱作業,要實質逐條審查的藉口,誇大服貿的可能害處,利用學生及群眾的恐懼和不滿,不惜以臺灣的整體利益為代價,來打擊執政的國民黨。這裡面其實隱含了他們“逢中必反”及分離主義的意識形態。

  於此,筆者要特別強調的是,這些抗議的學生領袖其實都和民進黨有非比尋常的密切關係,所有的抗議場合都常看到這些人的身影,若説他們是民進黨的追隨者、甚至是其黨員都應並不為過。這在臺灣是你知、我知、大家知道的簡單事實。

  目前,筆者手上的資料顯示,帶頭攻入“行政院”的魏陽是小英基金會的人,曾到民進黨“立委”姚文智的辦公室實習,陳為廷擔任蔡英文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苗栗縣總部青年部會長,林飛帆則是蔡英文宜蘭競選總部的青年軍。前二人都是臺灣清華大學社會所的學生,而佔領“立法院”的學生發言人黃鬱芬也是清大社會所學生,目前響應罷課的清大社會所所長姚人多則是蔡英文的文膽。其他的就不須多説了吧?

  既然這是一場赤裸裸的政治鬥爭,筆者認為今後鬥爭的重點就應,一在搶到話語權,爭取內外民眾的理解、同情與輿論的支援,二在要拆穿、坐實這些所謂學生領袖與民進黨之間的關係,不容回避,三是當局要一切依法行事,切忌犯錯。

  輕重的拿捏全在一念之間。(孟儒,作者係為臺灣旅美政論家)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