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選黨魁:榮耀與重擔的抉擇

2014年03月14日 08:3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政壇日前傳出蔡英文將於下周宣佈參選民進黨主席的消息。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分析蔡英文參選民進黨主席選舉的利弊。文章指出,雖然一黨之主擁有的權勢令人垂涎三尺,但也肩負重擔和責任,難免會成為黨內外政敵攻擊的對象,其聲譽和形象恐怕會在激烈的政治爭鬥中有所損耗。“天無二日”,蔡英文和蘇貞昌遲早都要站上決鬥場,拼個你死我活。

  評論摘編如下:

  臺灣政壇日前傳出蔡英文將於下周宣佈參選民進黨主席的消息。雖然蔡英文辦公室仍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樣,但現離民進黨主席選舉只有兩個月,也是到了蔡英文做決定的時候了。其實,島內政界人士多預料蔡英文會重出江湖,因為蔡英文意欲參加下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野心已是溢於言表,而角逐黨魁顯然是為進軍臺灣地區領導人大位鋪路和搭橋。根據民進黨內部民調顯示,黨主席候選人中,蔡英文、蘇貞昌、謝長廷的支援度分別為6成、2成、1成。蔡英文可謂穩操勝券,但為何至今對參選事宜仍保持曖昧態度,個中緣由值得深究。

  自去年以來,關於蔡英文回鍋重掌黨權的消息傳得沸沸颺颺,但蔡英文始終不露口風、惜字如金。這雖然與其低調沉穩的個性有關,但更多的還是政治算計。不可否認,一黨之主擁有的權勢令人垂涎三尺。例如,黨主席掌握“立委”候選人提名權,可令黨內精英俯首聽命;在黨內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中,還可制訂有利自己的遊戲規則。更重要的是,黨主席可按自己的意志強勢推行個人的政治主張和理念。例如,在兩岸路線和政策方面,儘管民進黨內有聲音主張放棄“臺獨”黨綱,要求辯論兩岸政策,但現任黨主席蘇貞昌一概漠然置之,死守“臺獨”黨綱,致使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工程停滯不前。

  俗話説“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黨主席帶來光環和榮耀的同時,也肩負重擔和責任。今年底島內將舉行“七合一”地方選舉,如果選戰結果不如預期,按民進黨慣例,黨主席勢必要引咎辭職。換言之,蔡英文即便在5月贏得黨魁寶座,也有可能因民進黨地方選舉結果不佳,而被要求下臺。此外,黨主席還要對許多重要議題表態,難免會成為黨內外政敵攻擊的對象,其聲譽和形象恐怕會在激烈的政治爭鬥中有所損耗。已表態參選民進黨主席的謝長廷正是看到了黨主席的“死穴”,所以才不斷暗示蔡英文和蘇貞昌不要“下廚房”,以免“玷污”形象。他説,碰到重大問題需要抗爭時,該由黨主席出面與其他政黨交鋒,但黨主席倘若同時也是熱門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勢必會被貼上“暴力小英”或“暴力小昌”的標籤。

  蔡英文陣營對謝長廷的“苦心”也了然于胸。但由於謝長廷在黨內的聲勢不及蘇貞昌,萬一謝長廷敗選,蘇貞昌將繼續把持黨務大權,這是“蔡係”所不樂見的。至於年底地方選舉,國民黨政府因處理島內事務的手法備受爭議,而導致民望徘徊不前。在對手聲勢疲弱的情況下,民進黨的選績縱然未必超越上一屆,但起碼可保持現有席次。

  島內輿論把“蘇蔡心結”稱為“兩個太陽之爭”。但“天無二日”,蔡英文和蘇貞昌遲早都要站上決鬥場,拼個你死我活。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