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提“凍獨”測試政治水溫

2014年01月08日 09: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在民進黨最後一場華山會議上,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提出凍結“臺獨黨綱”的建議,引發兩岸高度關注。香港中評社7日刊載署名文睿的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提出“凍獨”,頗有測試政治水溫的意味。議題由柯建銘拋出,民進黨為自身政策轉型留有迴旋的空間。從實際效果來看,柯建銘的“凍獨”提議受到了民進黨內的諸多反對聲浪,黨內對這一提議也沒有達成任何共識。

  全文摘編如下:

  日前,在民進黨最後一場華山會議上,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提出凍結“臺獨黨綱”的建議,引發兩岸高度關注。民進黨拋出“凍獨”的提議,能否成為民進黨轉型的契機,能否成為打開民共交流大門的起點,抑或僅僅是民進黨借題發揮,謀取政黨利益的工具,頗值得深入思考。

  2013年對兩岸關係來講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以來,大陸新一屆領導集體正式上路,對臺工作“穩步推進,全面發展”,而這一年裏除了兩岸經貿合作及文化交流持續發展之外,至為引人矚目的就是兩岸民間政治對話的深入開展。兩岸民間政治對話為兩岸政治問題的解決不斷鋪設道路,營造環境,政治議題的探討乃至最終解決,成為兩岸關係鞏固發展的動力所在。民進黨面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形勢,也不得不開始認真思考兩岸政策轉型這一重要問題。而民進黨借助華山會議進行兩岸政策思考,正是民進黨因應兩岸關係發展形勢,特別是民進黨面對未來能否重新執政的嚴峻挑戰,亟待作出重要政策選擇。

  民進黨舉辦華山會議,無非有兩個主要用意:一是要適應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爭取與大陸進行對話交流,避免民進黨因舊的兩岸政策路線而被邊緣化;二是要通過兩岸政策轉型,彌補其在兩岸政策方面的短板,爭取選民支援,謀求重新執政。基於此,民進黨在最後一場華山會議上,由“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提出所謂的“凍獨”提議,就很值得回味。

  首先,民進黨提出“凍獨”,頗有測試政治水溫的意味。在第一場華山會議上,黨主席蘇貞昌明確表示要堅持“臺灣前途決議文”的思維及價值,而“臺灣前途決議文”的核心就是“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蘇貞昌在首場華山會議上強調要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論述及思維,為整個9場華山會議定下了基調。接下來的多場華山會議,民進黨始終沒有跳出既有的“臺獨”兩岸政策論述及思維。然而就在12月26日的最後一場收官會議上,由柯建銘提出“凍獨”提議,一來可以吸引兩岸關注的眼球,拉抬民進黨在兩岸間的政治聲勢;二來可以讓外界對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能力有新的認識;三來更可以為2014年民進黨一系列政治舉動進行試溫,這既可測試大陸對民進黨兩岸政策的態度,同時也可測試島內選民對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印象分數。

  其次,“凍獨”議題由柯建銘拋出,民進黨為自身政策轉型留有迴旋的空間。眾所週知,“臺獨黨綱”一向是民進黨的神主牌,有關“臺獨”存廢的問題對民進黨來説是極為重大的政治問題,甚至可以説牽涉到民進黨的生存問題。如此重大的議題,如果先期沒有與黨主席進行溝通,是不可能隨意提出的。

  以柯建銘本人來講,一方面,柯建銘與蘇貞昌關係密切,在民進黨內的地位僅次於蘇、蔡、謝等重量級大佬,同時他是民進黨在“立法院”的黨團總召集人,其身份和地位完全有資格提出這樣重要的兩岸政策主張;另一方面,柯建銘替蘇貞昌出馬,對蘇貞昌有利。如果此議題由蘇貞昌提出,即代表了黨中央的意見,若“凍獨”不成,蘇貞昌便成為眾矢之的,直接危及蘇在今年5月的黨主席選舉甚至是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如果由柯建銘提出“凍獨”,黨內若有反對聲浪,蘇貞昌便可將其定性為柯的個人意見,自己便可全身而退;若提議得到黨內支援,蘇貞昌便可直接跟進摘桃子。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