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兩岸關係前行 媒體擔什麼責?

2013年12月23日 07:54: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論壇上,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被兩岸記者包圍。中新社發

  由中央電視臺主辦的“2013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12月22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來自兩岸的主要媒體負責人、學者專家約100人出席,圍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形勢下媒體所應承擔的責任展開研討,並提出了共同倡議。

  兩岸生動的新聞實踐

  春江水暖,新聞人總是先知、先行。20多年前,兩岸媒體人秉持兩岸同胞要接觸、要交流的意願,衝破藩籬,先試啼聲,書寫了兩岸關係的一段佳話。2008年以來,兩岸新聞交流和媒體合作更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論壇發言嘉賓報告了各自媒體的兩岸合作情況。例如,目前大陸有5家中央媒體和5家地方媒體在臺灣駐點採訪。新華社加大涉臺新聞發稿量,每年近4000篇,還向多家臺灣傳統媒體和電子媒體供稿,展現大陸真實面貌。中央電視臺的“海峽兩岸”,已成為全球觀眾家喻戶曉的欄目。人民日報社赴臺駐點記者寫了大量報道,注重挖掘人文社會等特色內容,向讀者講述一個真實多彩的臺灣,通過報道加深兩岸了解,逐漸遠離偏見和偏激,讓兩岸因了解而更融洽。

  又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開展了節目交流、聯合採訪、聯合直播等,與其有合作關係的島內廣播電臺達20多家。富有“海峽特色”的東南衛視、海峽衛視、廈門衛視節目,立足閩臺曆史淵源,緊跟兩岸關係發展,深受兩岸觀眾矚目。

  臺灣亦有大批媒體記者在北京和大陸各省市駐點。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在2009年創辦《旺報》,是臺灣第一份以報道大陸為主的報紙,後又辦《英文旺報》,與福建合辦《兩岸傳媒》、《時報週刊》,還與全國婦聯合辦《愛女生》。東森電視與央視四套建立了很好的合作,東森財經臺正積極尋求與大陸財經頻道、財經媒體的進一步合作。

  推崇正面客觀報道

  在兩岸關係步入深水區的當下,媒體如何為所當為?

  嘉賓們在主題發言中倡議,應善盡責任,為兩岸關係更上層樓引導民意、營造氣氛,當好兩岸同胞減少誤解、增進感情的橋梁紐帶,多多注入正能量。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在致辭時提出加強正面客觀報道。他期盼兩岸主流媒體進一步擔當起促進兩岸民眾互相了解、增進認同、加深感情、加強合作的社會責任,為兩岸民眾多方呈現客觀真實的兩岸資訊與社會生態。要積極傳播“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他説,媒體反映社會概貌,對事物的報道可以褒揚,也可以批評,可以鼓勵,也可以監督,但評價的尺度應該是公眾的整體利益。要積極引導民眾從歷史發展的脈絡看問題,從互利雙贏的角度作解讀。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