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微妙的權力生態

2013年10月14日 11: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民進黨近兩年始終存在微妙的“兩個太陽”權力生態。這兩顆太陽勢須在2年多後也就是2016年前、甚至是更早的明年黨主席改選時,扮演后羿,射落對方,代表民進黨問鼎重奪政權、極有希望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社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自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第二度遭到馬英九領導的國民黨擊敗後,至今近兩年來,始終存在一個微妙的權力生態;不但朝野政壇對此現象心照不宣,整個社會也心知肚明,那就是所謂的“兩顆太陽”高挂在綠色天空,互放光芒比熱力。不待民進黨被烤焦,這兩顆太陽勢須在2年多後也就是2016年前、甚至是更早的明年黨主席改選時,扮演后羿,射落對方,代表民進黨問鼎重奪政權、極有希望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這兩顆太陽,大家都知道,一個是黨主席蘇貞昌,另一個是現在沒有黨政職務、也沒有體制上的權力,但實質影響力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蔡英文。本來照理在天空中,應該只有1顆太陽,可是現在卻有兩顆太陽,而且是體制外的太陽比體制內的太陽,還要亮、還要熱,這顯然不是正常的現象,時間一拖久,一定會出事。

  不過,以現在政治天空的變化和表現來看,兩顆太陽的異象已經悄悄地、但也是明顯地出現了位移,綠色天空中似乎只剩下蔡英文這顆光芒不斷增強的太陽,蘇貞昌這顆“電火球”則像1顆借光的月球,光芒越來越弱,只能無力地閃爍著,拚命想製造議題維持熱度。

  從馬英九在2012年再獲勝選以來,還沒有就職連任,就因為處理一連串天災人禍,包括美牛進口、油電雙漲、證所稅開徵等政治、民生事件略顯荒腔走板、疏離民意,頻遭批判;到現在,媒體、名嘴都不看好亂象會在其任內好轉,各路民調更不見起色。

  另一方面,從各種民調結果來看,馬英九和國民黨在內政上的失分,並沒有帶來民進黨相對的得分,國民黨固然是一蹶不振,民進黨竟然也是死氣沉沉,只知猛罵狂批,亂上加亂,民意並未看到理性、負責任的言行。在這種執政黨支援度下降,但在野黨卻無法承擔選民希望、聲勢難以上升的失落中,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滿腦子除了打馬、防蔡、拉扁,沒有任何一點建設性主張或前瞻性作為,當然很快會被選民看破手腳。

  但選民對蘇貞昌失望,並不等於對整個民進黨的放棄,正因如此,被形容為這1年多來“因為權力真空,處於無菌狀態”的蔡英文,對兩岸關係、朝野政局、公共政策,反而可以更超然,當然更能爭取廣大選民的認同。這1年多來,蔡英文挾著選民對她持續保溫的好感,勤訪國內外,與學術單位、大學生、企業老闆、基層民眾積極互動,對核四、“國是會議”、“12年國教”、馬王政爭等重大議題、公共政策,也都能適時提出巧妙而與蘇貞昌有所區隔,乃至迫使蘇貞昌不得不跟進的看法。

  一個鮮明的對比是,1個多月前,蘇貞昌召開了陳水扁執政8年功績研討會,同一時間,蔡英文則邀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經濟顧問辜朝明,以“安倍經濟學的挑戰”為題進行對話;這也是繼韓國前總統李明博全球事務顧問索爾曼、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後,第3位受蔡英文邀請來臺對談的重量級學者。

  這不僅顯示綠營“兩顆太陽”路線中,除了都不承認“九二共識”外,已漸露區隔,蔡英文從國際、經濟這兩大臺灣當前最迫切課題發功著力,積極爭取兵家必爭的中間選民;對照蘇貞昌,黑道集體入黨風波、北市長高民調卡蔡、主導迎接貪污的陳水扁回鍋入黨、對涉嫌司法關説的柯建銘刻意回護、對健全“國會”之改革冷漠不言,權謀保位,一心打馬,其目光完全聚焦黨內1張2016選舉門票。

  而今蘇貞昌又大動作倡議“倒閣”,前有服貿協議辯論落跑紀錄,蘇主席這回玩真玩假,難免啟人疑竇。落跑秀可一不可再,蘇貞昌既然倡議“倒閣”就該負起政治責任,國民黨“立委”會不會自我了斷不幹民進黨事,但民進黨“立委”要是跑掉1票,身為黨主席的總該對全黨有個交代罷。

  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捲土重來,這個時候蘇貞昌提出“倒閣案”,倒是民進黨要留下哪顆太陽的契機,“倒閣”成功,解散“國會”,蘇主席大破大立,蔡英文的機會自是日趨渺茫。但如與服貿辯論一樣玩假的,蘇主席還有顏面爭取2016黨內提名?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