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陳兵:蘇貞昌先輸蔡英文一局

2013-10-09 10:0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政壇“關説案”延燒一月有餘,無論出現在何種場合,也無論參加哪項活動,蘇貞昌無一例外都要開口重炮批馬。華廣網8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學碩士陳兵的評論文章指出,一個多月以來,蔡英文只是在事件發生之初,為表明自己的態度而發聲批馬,隨後就一直默不作聲,擺明瞭是要當看客看蘇貞昌的好戲。與蘇貞昌相比,蔡英文低調的做法顯然就要高明許多。

  全文內容如下:

  在臺灣政壇投下震撼彈的司法“關説案”已持續延燒一月有餘,而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除了事件當事人馬英九和王金平之外,最為活躍的政治人物恐怕非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莫屬了。一個多月間,無論出現在何種場合,也無論參加哪項活動,蘇貞昌無一例外都要開口重炮批馬。從指責馬英九“毀憲亂政”、把“關説案”説成臺灣版的“水門”事件,到威脅提出對馬英九的“罷免案”和對江宜樺的“倒閣案”,蘇貞昌在“關説案”中可謂無役不與,事件的每一步發展幾乎都能聽到他的聲音。

  但民意如流水,隨著事件的深入發展,民眾的態度也發生了詭譎的變化。不僅馬英九的民意支援度在逐漸回升,而且民眾對民進黨在“立法院”的持續“杯葛”以及只打馬英九而不問柯建銘的護短做法也越來越不以為然。最新的民調顯示,高達54.2%的臺灣民眾要求在“立法院”動用警察權,以排除議事障礙。另一份民調則顯示,52%的民眾要求民進黨必須以黨紀懲處事件的始作俑者柯建銘,而認為沒必要的民眾,僅為21%。

  臺灣政壇政治鬥爭的殘酷性,可以讓一件原本十分單純的事件被操縱成複雜非常,更何況是莫衷一是、仁智互見的“關説案”?而民意居於其間,常常會隨著事態的發展,發生劇烈的變化,甚至是一百八十度的轉彎,讓本來有利可圖者反而惹得一身腥。所以面對“關説案”造成的詭譎的情勢和如流水般不定的民意,政治人物最聰明的做法應是儘量不出頭,明哲保身為上,以免最後引火燒身,得不償失。所以自事件爆發以來,一直高調處理、大動作不斷的蘇貞昌是極為不智的,一旦民意調頭,難免將賠上自己的形象與聲望。

  而與蘇貞昌相比,蔡英文低調的做法顯然就要高明許多。一個多月以來,蔡英文只是在事件發生之初,為表明自己的態度而發聲批馬,隨後就一直默不作聲,擺明瞭是要當看客看蘇貞昌的好戲。而做“觀眾”的蔡英文不僅可以趁著政治焦點被轉移,不必顧慮媒體過多的解讀而從容地為子弟兵佈局明年的“七合一”選舉,以厚植實力,而且還可待到蘇貞昌因“關説案”忙到焦頭爛額卻不討好時,不費吹灰之力地坐收“漁人之利”。作為未來的潛在對手,蘇貞昌在臺上鬧騰得越起勁,在臺下看戲的蔡英文就越高興。

  蘇貞昌對2016年“大位”的企圖心早已不言自明。一年前蘇貞昌不顧黨內“世代交替”的強烈呼聲,執意參選黨主席,就被認為是借黨主席之職以“保溫”政治影響力,為2016年競爭“大位”鋪路。對於“關説案”造成的複雜多變的政治情勢,蘇貞昌也許不是沒有想到過少出頭為妙,但黨內群情洶洶,加之在野黨不願看到國民黨獨佔新聞焦點,又讓身為黨主席的蘇貞昌不得不站出來表態,還要為民進黨的“杯葛”導致“立法院”連續空轉背書。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本來欲以黨主席之職為2016年提前“卡位”,不曾想恰恰因為黨主席的職務而無法在“關説案”中高挂“免戰牌”,從而先輸競爭對手蔡英文一局。

  民進黨在“立法院”“杯葛”江宜樺的“施政報告”迄今沒有結束的跡象,但國民黨已經決定不再就法院保留王金平黨籍的處分提出抗告。在事件當事人都有意結束紛爭時,民進黨作為第三者若還是緊咬不放,就會給民眾留下故意找茬,為了反對而反對的惡劣印象。所以如何為民進黨和自己的一系列大幅度的反馬動作尋求一個體面的下臺臺階,如何在民眾的耐心還沒有完全失去之前就結束這些鬧劇,將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蘇貞昌面臨的又一場大考。而倘若成績不理想,造成民進黨形象毀損,蘇貞昌的這一局就會輸得更慘。(陳兵: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學碩士)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