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立法院”新玩法未立先亂

2013年09月25日 07:4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政壇最近很不平靜,口水仗一波接一波。先是“立法院長”王金平被控司法關説案,從“揮淚斬馬謖”的戲碼拖成了“秋菊打官司”,其後綠營對王金平“情義相挺”,宣稱要彈劾馬英九。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連訪台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也説,臺灣之亂,只亂在“立法院”。就在藍綠鬧得不可開交之時,近日,國民黨團新提出“立法院”改革方案,又一石激起千重浪。

  要拿“黨團協商”開刀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近日表態,改革方案包括推動落實協商表決機制、強化“立法院”各“委員會”功能、提高黨團設立門檻、公開協商過程、拒絕“立法院”暴力等五大方向,希望讓藍綠協商制度透明與健全化。按此方案,“立法院”開會霸佔主席臺者,將被送紀律委員會處理,只有3席的小黨,不能成立黨團。

  藍營的改革新思維,劍指“立法院”的效率和議事能力。導火索是近日“立法院”開會時,“行政院長”江宜樺遭到綠營的攔阻,無法上臺作施政報告,枯坐終日,只得空手而回。借助外界對“立法院”空轉的質疑,藍營提出修訂“黨團協商”的遊戲規則。

  島內的“黨團協商”制度始於1999年的“立法院”改革,最初目的是希望通過法案過堂前的“朝野”協商,避免藍綠在“立法院”內惡鬥,波及法案通過,影響決策效率。

  但當初的良法美意,卻漸漸畫虎不成反類犬。媒體揭露説,多年來“朝野”政黨為聯手壟斷當局預算資源,進行政治利益交換,黨團協商竟逐漸“密室化”。在專業“委員會”那裏見不得光的法案,通過“黨團協商”後,就可瞞天過海通過,臭名昭著的案例如,朝野政黨夜襲通過“會計法”修法,替喝花酒的“立委”解套,全臺一片譁然。

  國民黨為何提新玩法

  鋻於民意的不滿,國民黨再度舉起“立法院”改革之旗。除了要改變藍綠陣營穿同一條褲子的觀感,背後還有更深的考慮。

  一是在紛紛擾擾的“馬王鬥”背景下,進一步曝光王金平用力甚多的“黨團協商”弊病,壓縮王金平在“立法院”的影響力,同時也將“情義相挺”的綠營“立委”一軍。

  二是疏通“行政院”和“立法院”的溝通渠道,畢竟當政的國民黨需要更好的決策效率,當下燃眉之急,核四和兩岸服貿協議等需要“立法院”儘快審核通過。

  三是“黨團協商”阻礙了國民黨當政優勢的發揮,由於小黨掣肘,其要價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杯葛,讓國民黨無可奈何。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表示,“立法院”提升議事效率方案包括提高黨團設置門檻到4至5席。而現在只要3席“立委”就可以成立黨團,臺聯黨3席“立委”就可以否決國民黨65席“立委”的決議,這非常不合理。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