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立法部門上演“娛樂至死”人間活劇

2013年08月07日 09:42: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先是泛綠陣營佔據了議場主席臺,鎖上後門以明示“想建核四,沒門”;接下來,藍營淩晨發起強攻,扭打、扯衣、潑水等,若干回合肉搏戰之後,終於形成臺上臺下對峙局面;緊接著拋擲汽油桶、投甩牛糞等,氣味和動作越來越強烈的表演,令“立法院”門前臭氣沖天,也進一步增強了劇情很難預測的舞臺效果…… 

  想看人間活劇,臺“立法院”是節目不斷的舞臺。2日,進行核四“公投”時,藍綠陣營又在那裏上演了轟轟烈烈的“全武行”。辯論的觀點和立場,早已讓位給花樣百齣的手段和方式,“娛樂精神”徹底掩蓋原來的議題——核四。 

  這場鬧劇的續集也在不斷更新中。民進黨黨主席蘇貞昌和前任主席蔡英文,先後前往“立法院”探班。尤其是蔡于夜間的探訪,在關閉空調的“立法院”內,死守陣地的綠營反對者冒著高溫席地做“鐵板燒”,忽聞造訪,“睡衣藍拖們”蜂擁出迎,渾不顧會否遭藍營突襲。有人説,蘇蔡二人先後登場作秀是互相較勁別苗頭;還有人推測,這場戲不演到6日恐怕是謝不了幕。 

  同樣是在“立法院”,7月31日兩岸服貿協議第一場公聽會舉行,場內藍綠雙方爭鬥的熱度與場外臺北的高溫天氣大有一拼高下的架勢。公聽會一開始,民進黨“立委”即杯葛議事,令程式發言耗費了一個多小時。最後雙方進行協商,只是同意1日的議程改為加開公聽會。民進黨“立委”要求,必須“一産業一公聽會”。舉辦數十場公聽會,傾聽各方意見,顯見是企圖將公聽會變成“馬拉松會”,從而令實質審查遙遙無期。事實上,因臺立法機構決定連續兩天舉行公聽會,原定進行實質審查的戰線已被迫拉長,變數也越來越大。 

  臺媒刊文指出,藍綠雙方在兩岸服貿協議問題上頻頻交鋒,公聽會開得火花四濺,卻一直只在老問題上打轉,雙方對話幾乎沒有任何交集,其中部分肇因在於綠營“為了反對而反對”,“他們甚至連具體可進行磋商、可供國民黨讓步的政策提案都沒有,只為政治作秀,而讓態度越趨極端化”。文章認為,綠營若不善用在野力量監督,增進兩岸交流的進步,而是一味偏激地造成臺灣鎖閉,必將失去民眾對其兩岸政策能力的信任。 

  這邊“立法院”淪為鬧鬨哄的秀場,那邊的臺北市立動物園則是一派人間祥和的榮景。4日,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的長女“圓仔”舉辦滿月生日派對,今年該園的白犀牛新生寶寶、長鼻浣熊寶寶和長臂猿寶寶等,也一併被祝福,活潑有趣的遊戲活動將現場鬧得歡天喜地。據悉,在園方精心照料下,“圓仔”身體健康,長勢喜人,其大名的徵集活動也在當日正式啟動。 

  這些動物的寶寶人見人愛,而人類的寶寶更是“越抱越開心”。馬英九上周參加員工親子日活動,現場來了700余人,大小朋友擠爆會場。據報道,臺灣“大龍年”新出生23萬人的佳績讓馬英九樂得合不攏嘴,高興之餘不忘下任務,勉勵島內民眾提高生育率,以減緩臺灣“少子化”的趨勢。他希望臺灣在今年這個“小龍年”能生出21萬人。“如果每年平均出生人數達到18萬人,就讓我們比較放心。” 

  生與死乃人間常態,上周的臺灣既有生之喜樂,亦有死之悲痛。臺當局前監察機構負責人王作榮7月31日病逝,島內一片唏噓,各大媒體紛紛哀悼。王健筆能寫,更以敢言聞名,因其大膽斷言兩岸和平統一而備受景仰。2000年,島內政黨輪替後,王作榮曾斷言兩岸一定會統一,而且有95%的機會“和平統一”。他當時還建議,臺灣應大膽和大陸展開談判,除WTO規範外,兩岸也應訂出經貿往來的遊戲規則。 

  持同樣主張者在島內不在少數。在上周的一場座談會上,臺灣前瞻基金會董事長張麟徵表示,兩岸是一家人,恩怨情仇都可設法化解。他痛斥部分臺灣政客基於政治目的,操作本土悲情、殖民眷戀,甚至以“去中國化”手段,讓本屬一家人的兩岸關係産生偏差走向。 

  有臺媒進一步指出“臺獨”的危險性,認為民進黨不管如何調整政策,只要未拋棄“臺獨”這具“神主牌”,那麼即便下一屆能上臺掌權,也很可能會讓臺灣海峽重新成為“火藥桶”。“民進黨倘能真心誠意地作出深刻的檢討及總結,並以去其糟粕、存其精華的態度,調整政策,或許還將會使得部分民眾重燃希望。”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