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藍綠吵成一團 臺反核聲浪為何再起?

2013年08月05日 08:0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據臺灣媒體報道,“立法院”8月2日臨時會排定處理“核四公投”議案,卻沒想到衝突不斷。“立法院”內,藍綠“立委”打成一團;“立法院”外,也集結了“臺灣反核行動聯盟”等約60個反核團體的民眾,高舉反核標語以及反核道具,高喊立即停建“核四”,不必再勞師動眾舉辦“公投”。

  民眾害怕“裏面有怪獸”  

  這場由臺灣環境保護聯盟號召的反核靜坐活動,2日一早便陸續有大學教授、學生、本土社團人士加入,他們在“立法院”大門前搭起簡易棚遮陽,擺出長期抗爭的架勢。“立法院”大門口插滿反核旗幟,一台粉紅宣傳車現場助陣,上面寫著“核裏面有怪獸”。“立法院”警衛人員在大門內側,拿出盾牌和白色巨網,預防反核人士扔雞蛋、砸物品。

  島內反核聲音為何如此之大呢?

  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後,島內反核就一浪高過一浪。臺灣主婦聯盟前董事長顏美娟表示,臺灣地狹人稠,一旦發生核安危機,承受災害的能力相當低。這道出了島內相當一部分民眾的擔憂。臺灣蘭陽技術學院助理教授林獻山也站出來説,管理能力很強的日本都沒辦法應付海嘯造成的災變,臺灣更像是“小孩玩大車”,希望當局能順應國際趨勢,廢除“核四”。

  核能到底安不安全?臺灣專家學者認為,位於恒春半島的核三廠遭受強大海嘯襲擊的幾率微乎其微,但位於北海岸的“核一”、“核二”以及興建中的“核四”,卻籠罩在海嘯的威脅中。“原能會主委”蔡春鴻坦言,他無法保證“核一”及“核二”不會遭到超強海嘯侵襲而停擺,但可確定的是,“原能會”已督導臺電公司加強各項安全措施,確保核子反應爐的爐心不會熔毀,不讓福島核災事件在臺灣重演。

  國民黨主張的就反對

  為應對8月2日的臨時會,民進黨“立委”夜宿“立法院”搶攻進議場以阻礙議事,與國民黨“立委”爆發激烈衝突。平時西裝革履的“立委”甚至戴上安全帽自保。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以及書記長賴士葆等都在雙方拉扯中,呈現狼狽樣。最終藍綠在議場內僵持不下,“立法院”空轉一天。

  一反一擁,“核四”成藍綠交鋒的焦點議題。

  民進黨早年就把“反核”作為“神主牌”,甚至主張“核四公投”,以吸引部分環保人士的鐵票。2000年政黨輪替後,陳水扁時雖曾宣佈停建“核四”,但是在現實考量下,很快就恢復這項工程;現任主席蘇貞昌在擔任臺“行政院長”任內,也繼續推動。 

  2012年“大選”選舉辯論時,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又明確主張“非核”,反對“核四”商轉發電;但藍營的馬英九唱反調力撐,理由是少了核電,電價將大幅調高,臺灣承受不起。在馬英九上臺後,綠營又組織反對“立法院”通過針對“核四”的“全民公投”提案,最終卻無功而返。如今民進黨捲土重來。

  馬英九最近在接受專訪時批評民進黨立場反覆。他説,民進黨主張“公投”幾十年了,現在國民黨主張了,他們卻反對,到底是真正反對“公投”,還是因為國民黨主張的關係? 

  “非核家園”難一步到位

  “核四”問題已經挑戰臺灣社會近30年。核能發電涉及安全、環境污染以及可能的軍事用途,使得反核運動獲得社會廣泛的響應。

  主張廢除“核四”者以建立環保的“非核家園”為目標,並以此樹立反核運動的道德標桿,喊出“我要臺灣,不要核災”、“核電歸零,風險歸零”的口號。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負責島內電力供應的臺電公司回應説,“核一”、“核二”及“核三”廠若立即停止運轉,“全臺停限電幾率極高”。

  而廢除“核四”,乃至建立“非核家園”,必須考慮的是,要用哪種能源來取代核電?如果以傳統的火力發電取而代之,則對地球環境的傷害程度將遠超過核能發電。更何況,有人統計,若臺灣非核後,電價可能上漲一倍,這是已遭受“油電雙漲”之苦的普通民眾所萬萬難以承受的。

  臺當局打算把“核四”興建付諸年底的“公投”,是尊重絕大多數的民意。但有些反核者希望“非核家園”一步到位,主張停止所有核電廠運轉,更增加了解決問題的難度。  

  有島內媒體提醒説,反核者奉為榜樣的德國是從立法限制新設核電廠、節能、發展再生能源三管齊下,再加上有承受高電價的國際競爭力,始能逐步建構廢核環境。臺灣若想朝“非核家園”邁步前進,一樣要做好必要的準備,才不會淪為空談。(王大可)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