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紛紛擾擾的“臺獨”與核四

2013年04月19日 09: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李登輝曾主政12年,在下臺前後,走向比民進黨還要“臺獨”的“臺獨”路線;但是,民進黨如今全力倡議停廢核電。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李登輝卻迄今未改其支援核電的立場。此中差異,耐人尋味。

  社論摘編如下:

  李登輝曾主政12年,在下臺前後,走向比民進黨還要“臺獨”的“臺獨”路線;但是,民進黨如今全力倡議停廢核電,李登輝卻迄今未改其支援核電的立場。此中差異,耐人尋味。  

  李的“臺獨”路線與民進黨同,但李的核電思維卻與民進黨異。李登輝幾度質疑蔡英文的“非核家園”,他説“非核要怎麼非?”,又問“不能維持核電,臺灣未來要何去何從?”  

  何以如此?因為,“臺獨”路線基本上僅是意識形態的操作,亦即只是用來作為綠營內部“權力鬥爭”(臺聯黨及民進黨,蘇貞昌及謝長廷),與藍綠“政權鬥爭”(民進黨與國民黨)的説辭而已,但其實各方皆知不可能在現實世界中實現“臺獨”。所以,李登輝以更“臺獨”的臺聯黨來挾持民進黨,及支援民進黨的蔡英文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皆無非為一種“權力鬥爭”的操作而已;何況,“臺獨”以冠冕堂皇的“建立臺灣主體性”為號召,所以李登輝與民進黨在“臺獨”路線上是同路人。 

  不過,“臺獨”到了今天畢竟已是一個買空賣空的“假議題”;只是用以在政治上撕裂臺灣,爭取選票,卻無可能真正實施;但是,核電存廢卻是一個攸關臺灣經濟發展及安全前景的“真議題”,而不像“臺獨”那類“空口嚼舌”的“假議題”;一旦真正停廢核電,走上不可回逆的道路,而墜入“電不知從哪來”的噩夢,即如李登輝所質疑“臺灣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李登輝心中十分明白,“臺獨”的“假議題”只是一時撕裂社會;但廢核的“真議題”倘若沒有足可補救的能源政策,則將使臺灣走上衰竭耗弱不知伊于胡底的下坡路。何況,如果沒有了核電,臺灣會不會更加沒有“獨立”的條件? 

  為什麼李登輝與蔡英文及民進黨臺面人物對核電有如此不同的立場?因為,李登輝不參加選舉了,核電對他而言,不是一個“權力鬥爭”議題,而是一個攸關臺灣“生存及安全”的問題,李登輝仍希望臺灣在務實而正確的能源政策下好好活下去。相對而言,蔡英文等民進黨要角何以主張立即停建核四、走向廢核?因為,他們見到當前的反核民意可供操作,遂將核電也看成了“權力鬥爭”的議題,而故意無視其應為“生存及安全”問題;在他們的算計中,倘能借反核浪潮贏得選舉即可,至於臺灣是否會因停廢核電而走上衰敗,絕非他們此時此刻想要面對的問題。 

  “臺獨”議題與核四議題皆有極濃的民粹色彩。一句“愛臺灣”,就把“臺獨”操作得張力十足;言下之意,不主張“臺獨”者就是“不愛臺灣”。同樣,一句“我是人,我反核”,也簡單有力;但是,支援使用“安全的核電”者,就“不是人”嗎?能不能問:何以美、俄、日3個曾經發生重大核災的國家如今仍然維持核電政策,難道那不是“人的抉擇”?因此,如今在核電政策上李登輝與蔡英文的立場不同,應當視為“不同人”的差異,而不應説何者“不是人”。蔡英文想的只是要借反核浪潮而不計後果地攫奪政權,李登輝想的卻是停廢核電後“臺灣何去何從”? 

  “臺獨”與核四最大的不同在於:“臺獨”不會“公投”也不敢“公投”,所以“臺獨”雖撕裂臺灣,卻尚不會使臺灣致命;但是“停建核四、立即廢核”卻即將訴諸“公投”,連李登輝都要問:“臺灣的未來何去何從”?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