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批判思維不改 民共對話基礎難尋

2013年07月29日 12: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25日召開第二場“華山會議”,主題是“如何處理‘九二共識’”,對此,臺灣《旺報》29日發表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的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第二次“華山會議”,與會者批判多於建言,民進黨的這種屬性沒改,還能期待民進黨在未來幾場會議中,真的能夠找到處理“民共對話”的政治基礎嗎?

  評論摘編如下:

  7月25日,民進黨舉辦第二次“華山會議”,主題是攸關“處理九二共識”的問題,主辦的民進黨“中國事務部”雖然很客氣的邀請“九二共識”的創始人蘇起前往參加,但是在整個會議過程都呈現民進黨的主場優勢下,蘇起想把“九二共識”説清楚、講明白也是很難。

  “九二共識”是在2000年民進黨準備執政之前,由當時擔任“陸委會主委”的蘇起所創造,他的原意是希望民進黨執政以後,能夠跟大陸有一個對話的政治基礎。但是,蘇起的本意卻沒有得到民進黨的掌聲,反而攪亂兩岸的一池春水,到民進黨執政後期,更是可以捲起千層浪。

  去年8月在哈爾濱舉行的國共論壇中,大陸方面提出“一中框架”,可惜的是,民進黨人一看到“一中”,根本不加思考就完全採取否定的態度。現在民進黨既批判“九二共識”,也不容“一中框架”的存在。所以,這次“華山會議”中,民進黨菁英也只能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

  其實,民進黨從1998年進行一場大陸問題的大辯論之後,至今一直沒有再進行大型的攸關“民共關係”的辯論會。從1998年的大辯論以後,本來8年的執政應該是可以在跟大陸接觸的過程中,繼續提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但是民進黨並沒有這麼做,以致跟大陸的關係越走越僵化,這是民進黨執政最壞的一段經歷。

  如今,為了2016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不得不趕快去找一個可以説服自己,也説服民眾的兩岸基礎,問題是現在民進黨的作法,真的能夠找出一個可以跟大陸對話的法則嗎?相信民進黨人也不可能相信有這個把握。

  只要看到第二次“華山會議”,與會者還是批判多於建言,這種民進黨的屬性沒法改,相信沒有人能夠期待民進黨在未來幾場會議中,真的能夠找到處理民共對話的政治基礎。

[責任編輯:扶海濤]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