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專家:謝長廷解決兩岸問題之夢

2013年04月11日 08: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今日刊載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的評論文章,點評謝長廷的“兩岸夢”。文章指出,謝長廷長期努力思考兩岸政治問題的解決方法,在孤掌難鳴的狀況下,並沒有消弭他思考兩岸政治問題的意志。不管明年的政治情勢會怎麼發展,謝長廷能否實現他解決兩岸問題的“中國夢”,才是最值得給他掌聲的地方。

  評論摘編如下:

  當民進黨的一些天王天后都對大陸議題表現出一副淡定的樣子,謝長廷卻利用各種機會提出他解決兩岸關係的看法,這種舍我其誰的意志,雖然看起來有點像愚公移山的作為,卻也讓人多一份感動。兩岸關係應該是所有臺灣民眾共同關注的焦點,只是因為民進黨大部分重量級人物都視為是一塊禁區,才讓謝長廷可以獨佔這塊領域。

  解決民共關係之夢

  謝長廷長期努力思考兩岸政治問題的解決方法,希望透過他的努力,不只要解決民共關係,也是要解決兩岸進入“深水區”的政治議題的協商方案,這也是一種解決當前中華民族問題的“中國夢”。

  謝長廷解決兩岸關係的設想,最早是他還在當高雄市長時提出的“一國兩市”的論點,但是這種對民進黨來説是比較激進的想法,完全不符合民進黨剛“執政”的氛圍,最後在陳水扁的阻撓下,胎死腹中。

  後來謝長廷又繼續提出“憲法一中”、“憲法各表”的政治口號,希望能打破現有局面。他在2012年的10月特別到大陸訪問一次。

  另外,3月21、22日在福建平潭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他派出3位子弟兵前往會場丟出這項議題,引發現場的熱烈討論。

  接著他在3月底,又在臺灣的一場演講中,提出“兩岸憲法都是一個中華”的説法,並且認為可以在這個思考架構下,制定一部“兩岸政府關係條例”。

  這個被稱為“憲法一華”,或是“兩岸一華”的説法,主要是為了有一個共同的政治基礎。事實上,民進黨與大陸關係如果沒有共同的政治基礎,那麼不要説民共關係能夠搭建一座橋梁,恐怕連對話都會發生困難。至於謝長廷所呼籲的制定一部“兩岸政府關係條例”,那更是難上加難。

  孤掌難鳴意志仍堅

  所以,謝長廷雖然不斷的尋求建立兩岸關係正常化的政治基礎,但他的想法似乎有點像唐吉訶德一樣,民進黨沒人理會,國民黨難以理會,在這種孤掌難鳴的狀況下,並沒有消弭他思考兩岸政治問題的意志。

  因此,媒體認為謝長廷可能會在明年參與民進黨主席的競選,因為只有以黨主席的身分提出以上的口號,才會受到兩岸的重視。但不管明年的政治情勢會怎麼發展,謝長廷能否實現他解決兩岸問題的“中國夢”,才是最值得給他掌聲的地方。(王昆義: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