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探究臺灣防腐體系既有問題

2013年04月07日 14: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工商時報》4月4日針對臺灣防腐肅貪問題發表社論。文章分析貪瀆弊案層出不窮的原因,同時探究既有的防貪腐體系出現的問題。社論直言,如果貪瀆弊案繼續引爆,馬當局江“內閣”狀況只會雪上加霜。 

  社論摘編如下:

  當前臺灣社會大眾議論最多的熱門話題,除了核四應否停建,以及案情驚悚迷離的八里雙屍案與鹽漬人頭案之外,應該就數同屬國民黨籍的南投縣長李朝卿與臺北市“議員”賴素如,分別因為捲入貪瀆案,前者在羈押、交保後申請復職引發熱議,後者則因涉嫌介入雙子星開發弊案被檢調認定收受賄賂聲押入監。  

  這兩起貪瀆弊案的先後引爆,直接的衝擊自然是讓一向以清廉自居的馬英九,面臨識人不明的質疑,再加上先前的林益世涉貪案,自然被在野黨做為攻擊執政黨貪腐成風的最佳鐵證,讓民意支援度低迷的馬英九與國民黨,雪上加霜的雙雙承受莫大的政治壓力。  

  撇開這些貪瀆案件所帶來的政治效應不談,值得正視省思的是:何以各式各樣的貪瀆弊案會層出不窮的引爆?難道是這些公務人員包括民意代表的薪酬太過微薄,不足以養廉?還是貪念太重,利欲熏心,不惜以身試法?又或是法令規範不週,乃至監督執法不嚴,致讓貪瀆之輩有空隙可鑽?  

  要進一步探究貪瀆案何以會層出不窮、遍地開花,也許應該先來檢視一下,既有的防貪腐體系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猶記得過去主政者在設定公務人員的薪酬待遇時,最常挂在嘴上的,就是強調一定要給公務人員合理的待遇,佐之以各種配套,讓公務人員不必貪、不敢貪、不能貪。在這樣的理論基礎下,法官、檢察官獲得了相對較高的薪酬待遇,被視為勤務繁重的警察人員也擁有不錯的薪資水準。各級民意代表更是在基本薪俸外,巧立各種名目支領各式各樣的公費補貼。但實證檢驗的結果,司法人員涉貪入監者時有所聞,不同層級的警察收受保護費的弊案也是頻頻發生,而各級民意代表以行使職權之便收受賄賂、干預執法,以致鋃鐺入獄者,更是不知凡幾。凡此,在在顯示,所謂讓公務人員不必貪、不敢貪、不能貪之説根本經不起檢驗。  

  透過薪資待遇的調升,顯然難以杜絕犯案者的貪念,進一步檢視相關的法令規範與防腐機制之建構,算起來法網不可謂不密,職司肅貪的機關,除了“檢警調”與“司法體系”之外,還包括有“監察院”及“法務部廉政署”,另外各行政機關還有政風單位或督察單位的建制。但是這樣的複式建制,卻不能發揮讓公務人員不敢貪與不能貪的預期效果,甚至更諷刺的還曾發生相關人員同流合污捲入貪瀆情事。凡此在在顯示徒法不足以自行,建構太多的反腐肅貪機構,有時反而坐實了迭床架屋、各自為政,而又爭功諉過。  

  當這些防腐肅貪手段都有所窮盡時,也許正是痛定思痛檢討省思真正的病灶到底在那裏。我們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癥結,就是“法令規範”再怎麼嚴密,總是有時而窮,因而不免留下模糊空間、灰色地帶,留待執法人員特別是主管官員的裁量準駁。而同時,這樣的空間,自然也成為貪瀆行為的萌生淵藪。以臺北市的雙子星開發案為例,由於潛在利益可觀,引來各方覬覦爭取,其中自然包括非正派經營者臨時組成空殼公司參與競標。而其奪標策略,除了杜撰虛假誇大的企劃案之外,行賄相關人員、打探評審團隊,乃至以不當手段抹黑競爭對手,以及祭起圍標的攻勢等,自然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如此軟硬兼施,出現相關人員貪瀆受賄,其實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外,會導致當前貪瀆之風更加難以遏抑的原因,還與近年來臺灣陷入經濟不景氣有一定的關聯。由於不景氣,當局部門的“預算”資源相對豐沛,有限資源自然引發各方爭食競逐當局標案,從而也就開啟了行賄受賄的機會之窗。林益世案陳啟祥行賄是希望繼續保有原來向中鋼承包的業務,雙子星開發案太極雙星為能奪標,行賄網路之密令人瞠目結舌。除外當然還有更多已爆與未爆的貪瀆案,為了爭取公家資源,讓廠商業者與公務人員之間,架構起特殊的供需關係,而期約行賄則是最常見的手法。  

  解析貪瀆世界幽微的供需生態,顯示馬當局光靠自身清廉,與建構防杜貪瀆的機制,還是難以讓貪瀆弊絕風清,而要求各級公務人員不起貪念的道德訴求則又未免陳義過高。香港的廉政公署與新加坡的高薪養廉,在臺灣也達不到實效。但如果貪瀆弊案繼續引爆,可以斷言馬當局江“內閣”只會雪上加霜。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