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馬英九的“清廉保衛戰”:“幕後老闆”不好當

2013年04月03日 15:29: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以“清廉”自居、也以“清廉”自傲的馬英九,當年憑藉這塊“金字招牌”帶領國民黨重返執政,人氣爆棚;但如今招牌蒙灰,愛他的人難掩痛惜,恨他的人落井下石。無論如何,身兼臺當局與國民黨“雙重領導”的馬英九,難辭其咎,這場“風口浪尖”上的“清廉保衛戰”也註定無法輕鬆。

  從去年7月的“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到11月南投縣長李朝卿,再到馬英九辦公室主任賴素如,一項項索賄、受賄的罪名加在這些長期受馬英九信任、重點栽培的國民黨新生代政治明星身上,已然將該黨好不容易扭轉的正面形象重重擊傷。國民黨內有人直言:馬英九如果連“清廉”的招牌都守不住,執政團隊絕對會面臨相當大的壓力。

  問題究竟出在哪兒?馬英九一向備受詬病的用人機制又一次被島內輿論推上臺面:馬英九用人大致有兩個圈圈,一個是學者出身,一個是政治出身,而且這個圈圈裏人的生活,另一個圈圈的人並不了解。有臺媒直指馬英九“識人不明”、“昏聵”,國民黨內同志更要求馬“清君側”,改變用人“小圈圈”的傳統。還有輿論提醒:馬英九不能再獨善其身了,對於身邊人不僅要用好,而且要管好。

  但要將責任全都歸於馬英九一人,卻又確實有失公平。臺灣《中華日報》就説了:馬英九從政以來一向清廉自持,如今掌握絕對權力,不只本人依舊,親人也從未涉案,堪稱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對如此高道德標準自我要求的政治人物又何忍苛責?外界的批評雖不能説毫無道理,但一筆抹煞馬反貪的努力並不公平;落實反貪倡廉絕不是馬一個人的事,除了公務員潔身自好,當局和民眾也都有責任。

  除了批評與辯解,給馬英九“清廉保衛戰”出主意的也不少。有的認為馬英九應當從“考核”入手,因為“識人與用人,其實就是不斷考核的過程,而考核不能只做表面,必須紮實,才不會發生林益世與賴素如案”。還有的通過講述國民黨大佬李煥遺産不過一千萬人民幣,建議自許為“小蔣門徒”的馬英九重翻一翻老黃歷,到老師那裏再去求點經,想想為什麼李敖評李煥時説了那句非常經典的話——“如果有錢,就不會被蔣經國信任”?為什麼蔣經國時期創造了整個執政團隊“部長”以上官員沒人涉貪的奇跡?

  中國古語常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今日社會的複雜程度已遠非過去所能比擬,用人不是一個起點,而是一個過程。若賴素如案持續發酵,勢必會傷及國民黨明年的“七合一”選舉,進而波及2016年的“立委”與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有綠營人士認為賴案可能是壓倒馬英九的最後一根稻草,臺灣中山大學教授廖達琪認為“馬英九是國民黨最後一塊清廉招牌,一定要挺住”。總而言之,“幕後老闆”不好當,無論如何,馬英九隻管好自己和家人還遠遠不能讓島內民眾滿意,這場“清廉保衛戰”不好打卻必須打,馬英九與國民黨未來三年的前途,全繫於此。(作者:蕭青)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