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民進黨應有更遠大務實的目標

2012年11月21日 09:1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今日將討論是否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現有的3個名稱“大陸事務委員會”、“兩岸事務委員會”、“中國事務委員會”,建議在前兩者擇一,不要採用“中國事務委員會”。淡化“臺獨”色彩是民進黨的生路。民主進步更是比“臺獨”更務實、更遠大的目標。彼岸不遠,回頭便是。

  社論摘編如下:

  兩次政黨輪替之後,民進黨歷經陳水扁下獄、蔡英文2012敗選,氣勢大挫。雖然馬當局近來政績不佳,但並不代表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必是綠營的天下。綠營的最大敵人,還是自己。如果民進黨拿不出讓民眾放心的兩岸政策,選票可能還是流向國民黨。  

  大陸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臺灣與大陸近在咫尺,經貿及民間往來如此緊密。任何臺灣的“執政者”,首要任務都得處理好兩岸關係。任何有意角逐臺灣地區領導人之位者,也都不能敷衍、避談他的兩岸政策。  

  事實擺在眼前,民進黨對大陸的敵意使其既無法了解對岸,也無從理順兩岸關係。該黨的兩岸政策如不改弦更張,恐怕使它淪為永遠的在野黨。

  今天,民進黨“中常會”將討論是否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我們想趁此機會表達對該黨的最深期許。  

  民進黨設立處理兩岸事務的專職機構,似乎已是箭在弦上,但下列三個關卡必須打通:第一是機構名稱,第二是主事者人選,第三是該黨大陸政策是否將有實質改變。有關人選問題,外人無須置喙,不屬本文討論範圍。  

  現有的3個名稱“大陸事務委員會”、“兩岸事務委員會”、“中國事務委員會”,我們建議在前兩者擇一,不要採用“中國事務委員會”。因為“中國事務委員會”隱含“一邊一國”。民進黨沒有理由自己搬個大石頭,擋在面前。 

  即便新設機構稱為“大陸事務委員會”,民進黨仍需務實面對“九二共識”。中共十八大正已將“九二共識”寫入工作報告中,將其作為開展協商、建立互信、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政治基礎。民進黨必須對此有所回應。該黨即使設了“大陸事務委員會”,若不承認“九二共識”,民共兩黨的交流仍舊無法展開。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它仍是綠營的罩門。換言之,如果不根本改變對大陸態度,新設“大陸事務委員會”將缺少實質意義。  

  自從1991年“臺獨”黨綱通過後,這個黨失去了與大陸和平互動的機會。陳水扁8年任內在兩岸關係和“憲政”運作上掀起的驚濤駭浪,朝野記憶猶新。如果民進黨不改弦更張,那麼這個黨除了滿足對當局不滿的選民之情緒需求外,對臺灣的健全發展終將是一負面因素。  

  民主進步黨黨名當中所謂“進步”,隱含關懷弱勢族群的理想。可惜多年來,在民進黨的“臺獨”挂帥之下,臺灣都沒有左右的辯論與協調,只有“統獨”的內耗與空轉。民進黨若能以“大陸事務委員會”取代“中國事務委員會”,並能進而接受“九二共識”,不但有利兩岸互動,有利民進黨下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更有利於臺灣民生處境得到改善。 

  淡化“臺獨”色彩是民進黨的生路。民主進步更是比“臺獨”更務實、更遠大的目標。彼岸不遠,回頭便是。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