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陳水扁保外就醫問題之辨正

2012年09月03日 09:3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因貪瀆罪入獄近4年,期間不斷有各界人士出面呼籲予陳氏“特赦”或保外就醫。臺灣《新生報》8月31日發表社論指出,陳水扁若不符合相關就醫規定,自無法要求破例,否則此例一開人每人平均可援用,豈不大開法外之門!政治歸政治,法律歸法律,政治不應有意無意介入法律。陳水扁處境雖可自人道角度考量,卻應以法治為基礎。

  社論摘編如下: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因貪瀆罪入獄近4年,期間不斷有各界人士出面呼籲予陳氏“特赦”或保外就醫。最近更有國民黨籍的臺北市長郝龍斌出面表態支援陳水扁保外就醫,事情發展至此,實有加以辨正必要。 

  希望給予陳水扁“特赦”及保外就醫者,或基於人道精神,或因這位卸任領導人身體狀況問題。郝龍斌在上述考量下,更自“綠營支援者情感”及“撫平社會傷痕”角度切入。上述説法固也言之成理,但仍有認知上的盲點值得探討。由尊重人權演繹出來的人道精神,可説被各方支援與肯定。陳水扁曾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一旦入獄在身心上均屬煎熬,既已判刑入監達到懲戒目的,在適當時期給予“特赦”,並非不能考量。然而我們必須強調,無論人權或人道,都必須以法治為基礎。過去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觀念,現在皆曰“法律之前人人平等”。陳水扁經過三級三審判刑確定,表示貪污罪證俱在,又何能以曾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而要求“特赦”出獄? 

  我們必須鄭重指出,人人生而平等,人權更無貴賤之分,任何每人平均應獲得保障。事實上陳水扁在獄中受到的待遇已遠優於一般獄友。據指出,扁在獄中享有12大禮遇,包括全年可洗熱水澡,有專屬單人書房,放封時間多一倍,戒護就醫免除戒具,每週三次接見(一般受刑人一週一次),每週可打電話給家人等等。這些優遇普通受刑人根本不可能擁有,例如,已故前司法院長黃少谷的兒子黃任中,雖身罹重病僅因欠稅問題被管收入獄,終病歿于看守所中。黃任中被管收時,不見各方人士為其呼籲保外就醫,原因即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如果不符合保外就醫規定,當無可能交保。同樣道理,陳水扁若不符合相關就醫規定,自無法要求破例,否則此例一開人每人平均可援用,豈不大開法外之門! 

  臺北市長郝龍斌希望以陳水扁保外就醫來“撫平傷痕,邁向人權新世紀”,對其良苦用心我們表示肯定,但一個法律問題硬要以政治觀點切入,顯也不合宜。若説陳水扁保外就醫即可爭取“綠營支援者情感”及“撫平社會傷痕”,在説理邏輯上也不通。陳水扁係因貪污入獄,綠營支援者有其政治理想,不可能因當局提早釋放一個不顧支援者付托的貪污領導人出獄,就與對方搏感情。再者,“撫平社會傷痕”的前提,應是陳水扁入獄係因政治迫害或司法不公所造成,才有傷痕可言,需要去加以撫平。若兩者皆不是,陳水扁不過是假借職務貪瀆的刑事罪犯,促其提早釋放不知在撫平誰與誰的傷痕? 

  因此,我們希望政治歸政治,法律歸法律,政治不應有意無意介入法律。陳水扁處境雖可自人道角度考量,卻應以法治為基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