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陳水扁是“放”是“押”攪動臺灣

2012年08月28日 08:0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原載臺灣《中國時報》

 

  郝龍斌一言激起千層浪

  已經在牢裏呆了4年的陳水扁,一直沒有消停過,他總想著找機會出來透透風,其一言一行仍不時牽動島內的政治神經,讓藍綠陣營為此角力不斷,單是為了是否繼續關押還是放其出來,就擾得臺灣社會雞犬不寧。

  人在獄中卻是非不斷

  2008年,臺灣再次政黨輪替。國民黨馬英九昂首上臺,民進黨陳水扁黯然下野。誰曾想,昔日耀武揚威的陳水扁下臺僅6個月,就被臺北地方法院以貪污、洗錢等罪名收押入獄。落差如此之大,讓身在獄中的陳水扁至今不能適應,對此,陳水扁以及追隨者不斷製造話題,想方設法逃離關押場所。

  就在陳水扁在臺北看守所關押不到一個月,他就寫出了獄中第一本書《獄中對話》,此後,他還在獄中寫作並正式出版過《臺灣的十字架》和《1.86坪的總統府》等書,想以此轉移話題,引起各方關注。

  不僅如此,從今年初開始,陳水扁以健康不佳為由,配合民進黨的“救扁小組”,向獄方提出保外就醫的請求,博得了不少“扁迷”的同情。今年7月,扁子陳致中向外界曝出其父罹患抑鬱症,“曾3次想自殺”的新聞,更使得綠營支援者聽後“動容”。一時間,綠營要求陳水扁保外就醫的呼聲高漲,給臺當局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陳水扁作為島內政壇老手,其精於算計、超好的口才、高超的政治手腕,令黨內無人能出其右,加之其追隨者眾,使得他不管是身居高位,還是身陷囹圄,至今仍能“呼風喚雨”、攪動臺灣社會。保外就醫就是他企圖贏得同情,影響社會,最後獲得“特赦”的一個算計。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