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郝立強”分拋政治議題 國民黨中生代輪番登臺搏出位

2012年09月03日 07:5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藍營政治人物近來動作不斷,先是臺北市長郝龍斌拋出“救扁”議題,隨後臺中市長胡志強被“勸進”角逐下屆黨主席,新北市長朱立倫雖然像鴨子划水動作不大,但身邊也有“立委”出面拱他參與2016年“大選”。作為國民黨中生代的翹楚和島內地方實權人物,他們的一系列動作和招數引發外界政治聯想——瞄準“後馬時代”的接棒角逐已提前卡位甚至開跑。不過不是所有島內媒體都這麼看,也有評論發問:真的只能用“卡位戰”看“郝立強”組合嗎?這些數年之後的事,有必要這麼早鋪陳佈局、甚至卡位嗎?  

  媒體分析三人動作

  臺灣時事評論員胡忠信表示,郝龍斌近日先是表態應予陳水扁保外就醫,認為有助政黨和解,繼而又宣佈對綠營執政的屏東縣、臺東縣颱風災民發放救助金,一改往昔對政治議題“沉默是金”的態度,是為2016年“大選”的暖身動作。儘管陳水扁特赦、保外就醫具有爭論性,藍營反彈強烈,但郝一週來博得媒體版面,“對他的形象與知名度有正面作用”。

  胡志強感慨説,郝龍斌為求藍綠和解“跳火坑”,結果藍營反彈,綠營反諷,反而自己被燒傷。但他也是處在風口浪尖上的人物。《聯合晚報》援引臺中市副市長蕭家淇的説法,胡志強對“五都”規模和各縣市財政非常了解,由他出馬擔任下屆黨主席,有利於整合黨政平臺,做好協調工作。另據報道,胡志強為提高“直轄市”舉債上限,近期還要爭取經費。這些動作越來越大,也引發了不少人對其“更上層樓”的預期。

  TVBS近期民調顯示,若現在就選出2016年國民黨“大選”候選人,新北市市長朱立倫排名靠前。凡事低調以對,不強出頭的朱立倫,反而成為民眾期望出現的“新面孔”。儘管沒有投出郝、胡那樣的重磅炸彈,近期他也被曝受身邊“立委”慫恿,要他放棄下屆市長連任,先瞄準2014年“閣揆”位子,再在2016年直攻“大選”。 

  談論“卡位”時間尚早

  朱立倫面對國民黨中生代卡位戰提前佈局的傳聞表示,這是“無謂揣測”,這時“談政治沒有營養”。他做市長就要把市政工作做好,“大家最關心的是市政及經濟問題”。 

  《中國時報》認為,陳水扁特赦或保外就醫問題複雜,有法律面和政治面可以討論,但不論如何討論,與所謂的中生代卡位距離尚遠。郝龍斌的主張,即使能得到泛綠叫好,泛藍陣營的負面評價肯定超過正面意見,哪還有機會卡位?

  胡志強也澄清説,支援馬英九續任黨主席,副手拱他參選是“為了地方建設”,他已“拜託他們不要再講”。對於自己未來動向,胡只説他一定會住在臺中,“這是我的家鄉,大家對我這麼好,住習慣了。”

  胡志強表示,外界不要什麼都用政治濾光鏡來看,不需要一直拿“郝立強”做文章。針對部分媒體解讀郝龍斌和胡志強的動作,認為國民黨中生代卡位戰“已到刀刀見骨的地步”,胡志強幽默地伸出自己的手臂,捲起袖子問:“有砍嗎?你看到骨頭了嗎?看來看去都是我的肥肉。”

  有媒體發表社論指出,位高權重的“郝立強”都明白,在臺灣面臨全球經濟低蕩的嚴苛考驗之際,“執政黨”若把心力都擺在權力佈局,當局任何拼經濟的舉措都將落空。若執政權因此不保,爭逐黨內權力還有何意義?

  藍營凸顯接班焦慮

  有國民黨高層表示,無論救扁或選黨魁都是“假議題”,郝胡諸人其實另有政治盤算。有評估認為,在已有“組閣”實力的情況下,下屆“閣揆”誰屬,才是觀察這些中生代領袖未來動向的指標。

  更深的分析則認為,即使馬英九早已宣佈將連任黨主席,仍有基層串聯要力拱胡志強;即使知道要引發藍營的反彈,郝龍斌還是聲援救扁。兩人看似突兀的雙出擊,卻凸顯出藍營中生代的接班焦慮,接班戰似乎山雨欲來。這正是馬英九第二任期的最大難題:如何在拼政績之餘,妥善處理黨內的權力佈局,讓中生代各安其位,避免接班大戰提前登場。

  而回到當事人本身視角,林益世涉貪, 經濟不景氣,民眾對當局不滿有所上升的情況下,“郝立強”既要謹守分寸維持與馬英九的和諧關係,又要各自站穩接班位置。“郝立強”三人間的競合關係,就像颱風的雙臺“藤原效應”,就看哪一位能形成最強氣旋吸附其他氣旋,自然能塑造下一梯次的接班核心地位。 (任成琦)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