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政見會隨“北移”越發精彩

2012年05月08日 09: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黨主席的第2場辯論會6日舉行,參選人之間明顯有了比較多的“火花”。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7日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黨主席的辯論會,隨著舉辦場地“北移”,精采度也逐漸增強,愈往北走,“理念型”的選民會愈多,也就會更在意,到底要選出什麼樣的人帶領未來的民進黨會更好。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黨主席的第2場辯論會6日舉行,較之第1場,參選人之間明顯有了比較多的“火花”;5位參選人中,蔡同榮與許信良猛批蘇貞昌,吳榮義的立場也差不多,而蘇貞昌則繼續模糊曖昧,大約只有蘇煥智是真的有心想要選黨主席,所以能穩紮穩打、有條有理,清楚陳明政策理念。這次大民進黨黨主席之爭,應該就是“大蘇、小蘇”之爭了。 

  民進黨黨主席的辯論會,隨著舉辦場地“北移”,精采度也逐漸增強,主要是因為,南部的傳統民進黨支援者比較多,不論誰當選黨主席都是民進黨人,不希望看到民進黨各精英間彼此爭鬥,參選人知道基本支援者的心態,因此第一場辯論會的氣氛是“揖讓而升”的同樂會,大家客客氣氣,別傷了和氣。 

  但是這幾位參選人也了解,愈往北走,“理念型”的選民會愈多,也就會更在意,到底要選出什麼樣的人帶領未來的民進黨會更好,因此,很明顯的,第2場在臺中的辯論會,參選人就“用心”、“用力”了許多,“和諧”的色彩淡些。但蘇貞昌這位被認為實力最強的參選人,仍選擇“韜光養晦”、“以和為貴”。可以預期,最後一場在臺北的辯論會,蘇貞昌才會有較為犀利的表現;中南部場,還不是他出手的時候。 

  許信良、蔡同榮與吳榮義這3位陪榜生,沒勝算,所以包袱相對小。他們自知平常説話還不一定有人理呢,辯論會有那麼多人觀看,真是賺到了;就把辯論會當脫口秀,賣力地演出吧,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蘇貞昌的對手只有蘇煥智。在承諾當選黨主席後不會參與2014與2016年選舉的蘇煥智勝選的機率提高了,也使得這場黨主席之爭,隱然成為“蘇、蔡延長賽”, 民進黨支援者會思考,如果2016年還是要支援蔡英文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話,那麼,就不適合選蘇貞昌為黨主席了;但如果2016年有其他的可能,那輩分夠又被認為有行政能力的蘇貞昌,或許是黨主席可以考慮的人選;但是,無論如何,2016年已經69歲的蘇貞昌,是怎樣也不可能代表民進黨競逐“大位”了,這一點,除了蘇貞昌本人,應該大家都很清楚。 

  因此,誰會當選民進黨的黨主席,與其政見是什麼,老實講,關係並不大──不論誰當選民進黨黨主席,都不能輕率地明確主張“特赦阿扁”,因為,民進黨黨中央早已就此事表態,支援陳水扁“保外就醫”,但“特赦”不必多談;而無論誰當選民進黨黨主席,也必然會提出務實的兩岸政策,畢竟大環境已經形成這樣的條件與趨勢。 

  許信良與吳榮義均強烈主張,2016年民進黨仍應由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出馬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這為小蘇的黨主席之爭,增加了不少勝選的機會。政局如棋局,步步新招步步變,“小蘇”對“大蘇”的威脅,正在增強之中。如果蘇貞昌不願在2016上鬆口,綠營選民或許真的會有新的打算。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