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主席選舉:關起門來的內部鬥爭

2012年05月08日 08:3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觀察民進黨主席選舉的近況,兩場電視政見會焦點變成反蘇力量的集結,既沒有高度、遑論格局。民進黨權力中心改組脫離社會現實,像一場關起門來的內部鬥爭。評論直言:要不要讓黨主席改選變成一場沒有意義的戰役,是5位候選人的共同責任。

  評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敗選後,綠營群眾集體得了失望症,政治精英則為民進黨兩岸政策未被大眾理解而悔恨哀嘆不已,黨主席改選原本有機會深入抽絲剝繭檢討不如人之處,進而理出一套贏的策略;但兩場電視政見會焦點變成反蘇力量的集結,既沒有高度、遑論格局。民進黨權力中心改組脫離社會現實,比較像一場關起門來的內部鬥爭。這樣的民進黨很難重拾人民的信心。 

  民進黨主席選舉,只有16萬黨員擁有投票權,每位候選人莫不以討好深綠群眾為第一要務,至少不敢提出基層黨員不想聽、不愛聽的主張。 

  蔡同榮、吳榮義、蘇煥智與許信良都在陳水扁議題上主張“特赦”,甚至加碼比誰愛扁。在兩岸政策上,許信良的主張也做了若干修正,不敢偏離民進黨主流框架。最具實力的蘇貞昌則是提出讓人過目即忘的空包政策。 

  唯一的主旋律變成挑戰蘇貞昌,許信良宣稱蘇曾阻擋李登輝見獨子李憲文最後一面,立即遭到駁斥。這種兩面刃戰法,變成許信良的自傷拳,還來不及傷及別人,自己反而滿頭皰,政治信用破産不説,加深外界對民進黨主席改選鬥爭本質的印記。 

  當臺灣最大在野黨黨魁改選變成一場沒有高度、失去格局的戰役時,也註定這個政黨離民眾愈來愈遠,不僅綠營群眾不關心黨魁之役,民眾也不會在乎民進黨主席鹿死誰手。

  例如,許信良只強調蔡英文兩岸路線的延續,卻忘了逼問就要成新黨魁的蘇貞昌願不願意接受?上任之後,如何落實更開放、至少不是倒退的兩岸路線? 

  或許,許信良太過急忙吸納陳水扁的深綠選票,也忙於形塑與蔡英文坐在同一條船上,卻漠視視眼前的蘇貞昌就要入主黨中央的基本前提與事實。因此,整個競選基調變得對人不對事,鬧出烏龍爆料不説,還把先前參加黨內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好不容易累積起來有格局的聲望,十分可惜。其他候選人也好不到哪,只有中生代蘇煥智老老實實提出主張,贏得較多人的尊敬。 

  民進黨主席選舉政見會只剩下本週六的最後一場,要不要讓黨主席改選變成一場沒有意義的戰役,是5位候選人的共同責任。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