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小英牌”能否撼動蘇貞昌的選情?

2012年05月07日 08: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選舉昨日進行第2場辯論會。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候選人都露出咄咄逼人的態勢,炮火不僅猛烈,而且方向一致,蘇貞昌成為眾矢之的。到底4人打出的“小英牌”能否撼動蘇貞昌的選情,仍有待觀察。

  評論摘編如下:

  古語雲“先禮後兵”,民進黨主席選舉5位候選人在上月首場政見辯論會中相敬如賓、客氣異常,現場氣氛沉悶,據説代理黨主席陳菊還一度睡著了。但昨天的第2場辯論會卻是唇槍舌劍、火花四射,一眾候選人都扯去溫和的外衣,露出咄咄逼人的態勢。值得注意的是,炮火不僅猛烈,而且方向一致。蘇貞昌成為眾矢之的,陷入“天下圍攻”的尷尬局面:蔡同榮批評蘇貞昌破壞黨內提名機制,在五市選舉中執意角逐臺北市長,令蔡英文不得不改選新北市;吳榮義直言蔡英文仍是代表民進黨出戰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最佳人選,以警告蘇貞昌趁早死心。

  兩名“獨派”人士輪番向蘇貞昌發起進攻,不約而同都提到蔡英文。其實,最早打“小英牌”的是許信良。他報名參選當天未多提兩岸政見,倒是向外界發出“挺蔡”的清晰訊號,並把支援蔡英文參選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作為首要政見,其宣傳旗幟上也只有蔡英文的模樣,不明就裏的人還以為蔡英文“重出江湖”呢。後來,另一黨主席候選人蘇煥智也響應道,只專心黨務,無意出戰2016年。可見,到目前為止,除了蘇貞昌,其餘的黨主席候選人已表態不參加4年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而且更明確提出支援蔡英文再戰。這讓外界頗感疑惑,民進黨到底是在選黨魁,還是在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答案當然是前者。許信良等人不過是想“以蔡制蘇”,增加票源。

  蔡英文在今年1月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敗北而辭去黨主席一職,但由於獲得近4.6成的選票,在綠營支援者中人氣不減,民進黨內遂有聲音傳出,希望她4年後再戰。不過,黨內另一實力派人物蘇貞昌亦有意攀登權力巔峰,雖連續兩次失敗,但“壯志未酬誓不休”,正盤算4年後第3次“衝頂”。這次角逐黨主席不過是先“熱身”。如此一來,蘇貞昌倘若當選黨主席,將掌握黨內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的遊戲規則制訂權,這對希望蔡英文再戰2016年的人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許信良、蔡同榮、吳榮義也正是看到了蔡蘇之間的微妙關係,趁機大做文章,營造“蘇若上,蔡必下”的聲勢,從而激起蔡英文支援者的危機感,在民進黨內塑造“反蘇”氛圍,藉此吸收選票。而這也是儘管許信良與蔡吳兩名“獨派”人士在兩岸路線上南轅北轍,卻也能“團結一致”,形成“卡蘇連線”的根本原因。

  早前有民調顯示,蘇貞昌的支援度大幅拋離其他4位對手。到底“小英牌”能否撼動蘇貞昌的選情,仍有待觀察。不過,可以預料的是,這次黨魁戰掀起“蔡蘇相爭”的議題,只會加深二人的心結和矛盾。雖説“始作俑者”並非蔡英文本人,但她迄今亦未否認再戰2016年,而且依然活躍政壇,似為將來鋪墊後路。縱觀民進黨現今的精英人物,亦數蔡英文人氣最旺和蘇貞昌實力最強。看來,4年後兩人恐難免一場決鬥。這次黨主席選舉不過是提前拉開了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序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