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許信良終究會唱一場“獨角戲”

2012年04月26日 09: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今日針對許信良參選民進黨主席一事發表社評。文章指出,許信良的參選打破了民進黨主席選舉不碰兩岸議題的狀態,許信良的雖然實力弱,但它有幾個強項,讓它足以發揮設定議題的功能。即便如此,許信良到頭來還是會唱“獨角戲”,,因為其他人不會與他正面交鋒,更不會激起太多火花。 

  社評摘編如下:

  民進黨5月的黨主席選舉,原本應該是平淡無奇,或頂多是一場鬧劇而已。這個道理十分簡單,民進黨有志參選者,都不會在最關鍵的兩岸議題上率先表態,一方面彼此在“統獨”的光譜上,差異畢竟不大,只是程度之別而已;另一方面,任何參選人如果向中間過度靠攏,可能被“獨派”強烈批判。由此可知,最保險的方式,就是不明顯碰觸兩岸議題。現在,這個局面被許信良打破了。 

  以當前情勢而論,可謂是1強4弱,所謂強者,就是蘇貞昌。在只有一強的情形下,其他參選者愈多,強者勝利的機會就愈大,這是很淺顯的事實。可是許信良的雖然實力弱,但它有幾個強項,讓它足以發揮設定議題的功能。 

  許信良雖然一生都在為當臺灣地區領導人而準備,但他自己心理也明白,此生此世大概與那個位子無緣,現在它所能追求的,就是做為民進黨路線轉型的催生者,並且以此達成民進黨“執政”的目標。要做到這一點,許信良當然要為黨主席選舉設定議題,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自然是不二之選。 

  平心而論,許信良的想法並不算新穎。《中央日報》網路版社評即曾指出,民進黨如果想要重返“執政”,需要一位像連戰先生一樣的黨主席,大膽邁出兩黨對談的第一步。連先生2005年的和平之旅,雖然當時遭到民進黨猛烈炮火的攻擊,但回臺後各項民調顯示,連先生的支援率大幅攀升,而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也得到大多數民眾的認同。當初公報所揭橥的五大願景,後來也成為國民黨的政綱,即使在馬英九擔任黨主席之後,依然如此,並且在2008年後成為兩岸關係大步向前發展的基礎。 

  民進黨在2012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雖然口口聲聲要維持兩岸經貿關係,但是他們無法取得民眾的信任,因此無法走完那最後一哩路。這最後一哩路,可以説是信任之路,是民眾對民進黨的信任。因此,我們認為,建立兩岸政策的可信任性,是民進黨面對未來“執政”之路的最大挑戰。許信良的思路應該是由此而來,他也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來建立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可信任性。 

  許信良從過去就主張“大膽西進”,他所具有的彈性,的確具備了建立信任的條件。只可惜,我們認為,許信良到頭來還是唱“獨角戲”,因為其他人不會與他正面交鋒,更不會激起太多火花。 

  看來這真的是一場歷史的悲劇,許信良是民進黨內唯一可以促成轉型的人物,但他當選的機率卻渺茫;至於蘇貞昌,則是司馬昭之心,只想2016坐轎,不想當抬轎人,但他即使上得了花轎,卻進不了大門。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