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當局應審慎面對禽流感!

2012年03月05日 11: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當局“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3日舉行記者會緊急公佈,臺南市、彰化縣兩處養雞場檢驗出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已分別撲殺了4千5百隻及5萬4千多只雞。臺灣《中華日報》4日發表社論指出,“防檢局”這項公佈無異宣告臺灣已爆發高病原性禽流感,雖不至於禽傳人,但勢必嚴重衝擊島內養雞産業,當局應儘快遏止疫情擴大。 

  社論摘編如下:

  根據“防檢局”公佈的訊息,臺南市一家養雞場確定出現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4千5百隻肉雞已于2月10日完成預防性撲殺;彰化縣傳出疫情的5萬4千零37隻蛋雞,則于昨天上午始告撲殺完成。所謂撲殺是投以藥物使雞只安樂死後再送至化制廠銷毀。值得關切的是,這波疫情之爆發,是臺灣動物防疫史上首次出現的高病原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病原性及低病原性。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定義,將病毒接種于8隻4至8周齡的雞只,如果死亡6隻(75%)以上即為高病原性毒株。臺灣于2003年12月底,于彰化一家蛋雞養雞場首次發現低病原性H5N2禽流感,直到2004年2月為止,計有21家養雞場雞只被撲殺,疫情才被控制。

  根據國際動物疫病文獻,1878年,義大利養雞場爆發一種嚴重的疾病,導致雞只大批死亡,當時稱為雞瘟,即為病毒株引起的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株不斷變種,目前病毒株已突變為7種以上,其中 H5N1證實會由禽傳人且造成死亡,但不會再由人傳人。H5N2禽流感則不是人禽共通的傳染病,所以臺當局“防檢局”特別呼籲民眾不要過度擔憂。 

  根據“農委會”推估,2003年底持續兩個月的低病原性 H5N2禽流感,總共撲殺了38萬隻雞,處理費用約計3億元(新台幣,下同),對養雞産業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5億元。這波高病原性H5N2禽流感爆發後,“防檢局”昨天已通報OIE,在被列為疫區的情況下,臺灣禽肉産品暫時不得出口,加上島內市場雞肉、雞蛋深受衝擊,總體損失目前仍難估計。 

  臺灣確定爆發H5N2禽流感之後,“防檢局”依據“家禽感染禽流感防疫處理流程”,舉凡檢疫、撲殺、消毒、監控、除疫、復養都有完整的標準作業流程。如何在嚴密監控下,防範其他養雞場不受感染,避免疫情不斷擴大,實為防疫工作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然而,H5N2禽流感爆發之前,即有一部紀錄片提出嚴正警訊,應不容等閒視之。 

  這部紀錄片是由“公民記者”李惠仁所拍制的《不能戳的秘密》。李惠仁在長達64分鐘的紀錄片中,花費6年的時間以鄉野調查形式,並透過病毒株檢驗比對,認為禽流感病毒株已有在地化的趨勢,而且可能爆發高病原性 H5N2禽流感。李惠仁同時控訴,島內可能有不法以病毒株産制疫苗情事,雞只施打後反而成為禽流感寄生原。 

  《不能戳的秘密》去年拍制完成,獲得卓越新聞獎肯定。“防檢局”彰化縣防疫所不否認根據這部紀錄片,按圖索驥進行檢驗,確定 H5N2禽流感疫情出現。可見禽流感防疫工作事先防患于未然,比疫情出現後才應對還重要;故而防疫不容成為不能戳的秘密,如何擴大島內各養雞場監測、防治應是當務之急。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