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顧牛失雞”凸顯關注議題失焦

2012年03月05日 09: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島內首度爆發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彰化、臺南兩地撲殺近6萬隻雞,並波及禽肉外銷,損失逾6億(新台幣,下同)。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正當全島上下全心全意盯著瘦肉精問題,希望築起防堵美牛的萬里長城,誰知禍起蕭墻,遭殃的卻是家裏的雞。這種“顧牛失雞”現象,不僅是農政單位執行的失衡,也凸顯了整個社會關注議題方式的失衡。

  評論摘編如下:

  這類禽流感病毒雖不會傳染給人類,但在禽類之間易於傳播,且有持續變異之虞,絲毫大意不得。最令人扼腕的是,這次疫情是由“公民記者”李惠仁主動深入發掘,“農委會”接獲其檢舉逾兩個月,至今方才展開撲殺行動,因應遲緩且難脫隱匿之失,導致“防檢局長”去職。若當局部門處理疫情缺乏坦誠,卻一味呼籲民眾不要恐慌,其誰能信?

  6萬隻雞遭撲殺時,正是美牛舉行第3次專家會議炮聲之日,從正反雙方炮聲隆隆、卻毫無交集看來,似乎越開意見越分歧。事實上,美牛已變成一個政治議題與道德表態場,要透過論辯得到科學的、客觀的專家共識,只怕已無可能。相形之下,雞只禽流感只是個行政層次的防疫問題,但當全臺注意力被美牛席捲,別説“農委會”焦頭爛額,地方農政單位又有多少餘力關注這類日常工作?

  這種“顧牛失雞”現象,不僅是農政單位執行的失衡,也凸顯了整個社會關注議題方式的失衡。試想,當各地政府都在忙著抽驗市售美牛,有多少更真實而迫切的問題被拋在腦後?當社會的關注全被瘦肉精淹沒,美臺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對整體競爭力的影響,不也就當作不存在了嗎?

  美牛不是假議題,但問題延宕越久,消耗的精力越多,對其他事務的盲點也將越大。這波禽流感已提醒了我們這點。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