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奪敗選檢討詮釋權 民進黨再掀派系之爭

2012年02月15日 08: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今天將舉行擴大“中常會”提出敗選檢討報告,黨內各派系蠢蠢欲動。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專論文章指出,這背後隱含著激烈的路線和派系鬥爭,選戰失敗後的民進黨,從檢討失敗原因到對蔡英文的態度上都發生了微妙的轉變,民進黨中央接下去的討論可預見將是各説各話,須待殺出血路的新黨魁選出,民進黨後續路線走向才可能明朗。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今天舉行擴大“中常會”提出敗選檢討報告,黨內各股勢力摩拳擦掌爭奪敗選原因詮釋權,隱含著背後激烈的路線鬥爭。即將下臺的蔡英文,已失拍板大權,民進黨中央接下去的討論可預見將是各説各話,須待殺出血路的新黨魁選出,民進黨後續路線走向才可能明朗。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落幕之初,民進黨內檢討敗選原因,普遍都指向蔡英文是敗在兩岸政策無法讓選民放心,部分人士進一步主張不應再一味地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謝長廷更認為民進黨兩岸政策應趨近國民黨,才有壯大機會。從1月14日選後迄今,敗選原因的詮釋權一路由中間路線佔上風,在民進黨中央檢討報告登場前夕,情勢有了明顯翻轉,“獨派”高分貝想要奪回詮釋權的聲音出來了。 

  其中,表現得最急噪的非扁係莫屬,黨中央召開擴大中常會前一天,陳水扁儼然以“獨派發言人”身分發佈新聞稿,向民進黨中央嗆聲。扁強調,馬英九敢用楊秋興,蔡英文卻要趕走陳水扁,難怪會輸。扁還預言,沒有“陳水扁們”,沒有“一邊一國連線”支援者的跟隨擁護,民進黨接下來的路不會更好走。

  在陳水扁發言之前,扁子陳致中接受媒體訪問,更語帶威脅的要求民進黨恢復其黨籍,強調民進黨應重視“一邊一國連線”,不然他們將自組政團、甚至組黨。他還細數,“一邊一國連線”有6名“立委”,五都還有34名市“議員”,已經形成一股力量。 

  扁係此時發聲是一種謀略,由於民進黨敗選後,黨內主張應向中間路線移動的聲音遠遠蓋過“臺獨”主張,但深綠目前在黨內缺乏具代表性人物,“獨派”大佬有的半退,有的老,更多是毫無影響力,連媒體都懶得報道。扁在蔡英文敗選之初一度被當成拖垮選情的“過街老鼠”,最近議題淡了,談“陳水扁因素”的人少了,深綠群龍無首,無力與中間派抗議,扁又趁這個勢搶著為“獨派”發言,為自己和兒子陳致中擴大影響力。 

  除了扁係鮮明的表現之外,黨內各派系對敗選檢討的發言,也與剛剛結束選舉時的激情不太一樣。這陣子,黨內各要角提出的主張,開始和黨主席選舉、派系卡位戰掛鉤。日前多數主張應檢討兩岸路線,向中間移動的聲音不再那麼明顯,尤其是來自南臺灣民代,部分人徹底否認民進黨路線有問題,又開始抨擊“九二共識”,氣氛又回到選前。 

  了解民進黨生態的人,對這種發展並不陌生。敗選之初黨內一片哀淒,大家直覺提出來的建議多是從“救黨”出發,現在療傷止痛告一段落,“救自己”又回到“救黨”之前。敗選檢討從路線之爭,又變成派系之爭,黨權與2016卡位戰。 

  選後民進黨內部的轉變,還包括對蔡英文的態度,1月初還有人對外表示,“黨內有共識要讓蔡英文再戰2016”,這幾天不但沒人再提了,若干黨內人士被媒體問到時更不保留的“沒聽到提起”。蔡英文能否再戰,從她本人與所謂“蔡係”人馬的超低度運作可以看出,她要以“光桿黨員”或“智庫主持人”身份在未來的四年維持政治熱度有其難度。講白了,她玩不過其他那些老天王。 

  現在,黨內各派系都虎視眈眈,不願讓任何一方主導敗選檢討,儘管蔡英文承諾會在卸任前提出報告,以其現在所處的位置,這份報告不過就是幾張印上字的紙,不會有人埋單的。縱使陳水扁的發言不會激起太大火花,謝長廷、蘇貞昌系統的熱戰隨時可能點燃。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