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敗選 蔡英文何不先檢討自己?

2012年02月01日 08: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敗選後謝票,感謝支援她的選民,同時重炮轟擊民進黨。臺灣《中華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批評與檢討是兩回事,蔡英文莫非以為批評就是檢討。身為黨主席,不能只見到問題而不解決問題還批評問題。社論直言:蔡英文被外界譏評為“空心菜”,如其所謂“深切檢討”,不能指向自己,也不敢面對問題核心,難道要讓民進黨成為“空心黨”?

  社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敗選後謝票,感謝支援她的選民,同時重炮轟擊民進黨。她先是説民進黨的“結構”與“體質”和大環境脫鉤,隔了一天又説:“民進黨必須大刀闊斧改革。”改革必須“大刀闊斧”,就得“大破大立”,她指控的都是嚴肅事項,但她不是黨主席嗎?她不是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落敗人嗎?她豈能不“躬自檢討”? 

  批評與檢討是兩回事,蔡英文莫非以為批評就是檢討,而其批評顯然是犀利的、多角的,她對民進黨前輩也有説法:“選舉時有很多老師父,經驗豐富,對選舉有幫助,但很多時候社會已複雜到讓選舉機器必須專業化,才能讓選舉更能掌握社會脈動,更符合社會需求。”言外之意,應是認為“老師父”的那套“老經驗”已不夠專業,不符合社會需求了。 

  “三隻小豬”運動是蔡英文唯一滿意的。凡有蔡英文出現的造勢場所,她和腹記憶體有銅板的塑膠小豬同時成為主角。當有人送上“小豬”時,她必然堆滿笑容誠心接納;日前謝票時,她表示仍有20多萬隻“小豬”尚未收回,希望支援者繼續認養到2016年。人們聽不到蔡英文有讓人耳目一新的具體政策,只見塑膠小豬到處移動著,難道她以為僅靠“三隻小豬”就能取得“政權”? 

  其實,蔡英文所批評的民進黨,在選舉過程已顯現應有的團結,包括她暗諷選舉不夠專業的“老師父”們,即使對她的主張或有不以為然,還是挺她,附和她所喊的口號,包括“臺灣將出現第一位女領導人”。故而這時期只有蔡英文,她完全掌握了民進黨這部選舉機器。辜寬敏曾説過“穿裙子的不適合當‘三軍統帥’”,但為了符合這股聲氣,又説蔡英文若選不上,他將落髮為僧。 

  民進黨給了蔡英文極大權力,如不分區民意代表提名,過去黨主席依照內規只能擁少數提名名額,黨卻給了她完全提名權,她將“小英人馬”悉數列為安全名單後,除了少數大佬發發牢騷外,多數皆默默承受。民進黨能給的權力都給了她,結果卻是臺灣地區領導人、不分區和區域民意代表三敗,她怎可置身事外,不先檢討自己,而只一味指責黨的必須改革已嚴重到需要“大刀闊斧”? 

  民進黨當然應檢討、應改革,譬如黨依然對“臺獨神主牌”燒著高香,黨的政策也就必然與“大環境”脫鉤,在兩岸政策上尤其顯著,多數人還陶醉在“小權小勢”的既得利益,罔顧“時代在變,環境在變,形勢在變”。但蔡英文身為黨主席,不能只見到問題而不解決問題還批評問題。 

  蔡英文在謝票時多次表示:“選舉戰鬥隊形還沒有散,攻頂只差一哩。”乃有她的支援者,要求她2016年重披戰袍出征。她2月底將卸下黨主席職務,這難道意味,她期待新任黨主席對她所提出的問題一一解決,以便於她2016年捲土重來? 

  “萬馬齊喑究可哀”,民進黨備受蔡英文批評之餘,其實也應要求她把話説清楚,譬如“結構”出了甚麼問題?“體質”甚麼地方不好?大刀闊斧從何處砍下去?蔡英文被外界譏評為“空心菜”,如其所謂“深切檢討”,不能指向自己,也不敢面對問題核心,難道要讓民進黨成為“空心黨”?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