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石之瑜:民進黨需要練習自我克制

2012-01-31 09:5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今日刊載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的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要從事真正的反省,首先要練習自我克制。反省不能只限于蔡英文個人的性格,得廣而擴之到民進黨整體的性格問題,這個性格就是凡事沒有節制。

  全文摘編如下:

  包括民進黨在內的各界,近來都在檢討民進黨應該如何改革,有的從政策綱領著手,有得從鬥政策略著手,有的從黨內制度著手,也有的從人的角度著手,尤其是蔡英文的行事風格。 

  他們所言,固有言之成理之處,但似是而非也不少,或相反的,還有籠罩在死亡陰影中自怨自艾者。不過,總而言之,絕大多數仍然以今後爭取勝選為共同的語言。這樣的反省,反而未必有利於真實反省,更未必有利於勝選。 

  民進黨要從事真正的反省,首先要練習自我克制。所謂自製,當然是性格問題。既然是民進黨層次的反省,就不能只限于蔡英文個人的性格,得廣而擴之到民進黨整體的性格問題,這個性格就是凡事沒有節制。 

  為了勝選,什麼都可以得這種心態,阻撓民進黨成為一個可以“為民喉舌”的真正政黨。對民進黨而言,選民的意義除了是工具性的選票來源以外,其他似乎都不重要。包括政績,主其事人往往相信,這可以用包裝或動員來建立信用,因此臨時性的預算或私人間的交易,取代了專家決策的過程。 

  民進黨不自製,也不知道自製的政策風格是什麼,因此理所當然以為國民黨的思路與自己相同,因此從其政策智庫的分析看出,民進黨人常習慣性的推斷國民黨的政績必為粉飾虛假的産物,並根據這樣的邏輯與自己的行為法則,來編織國民黨決策背後可能的故事。 

  民進黨從來沒有把決策當成是分贓動員以外的事務,也當然沒有從社會整體或社會長遠角度思考決策的心智基礎。 

  自己不懂得決策,也不知道自己不懂得決策,反映了民進黨無所不敢,無所不用其極的短期作風。民進黨上上下下有無數種不同的性格,但是民進黨人總會在某些方面,表現出失去自製的症候。 

  有的民進黨人捏造對手有關的謠言時何患無辭,其他人在盜取公家資産時貪得無厭,在自我吹捧時目中無人,在推諉卸責時反覆無常,在哄誘選民時麻木不仁,在取得權位後無法無天,在分配資源時肆無忌憚。民進黨人需要的,是在進入政治生活的霎那,捫心自問,我如何節制自己? 

  假如民進黨永遠把勝選當成是唯一可理的目標,那勝選就猶如在戰場上殺敵,在一個只要進入選戰就什麼社會規範都失去節制的政治生活,而選戰幾乎又無日不有的情況下,出現槍擊、鬥毆、暴亂所形成的失序,反而是習以為常。 

  簡言之,民進黨如此凡事沒有節制的政黨性格,就必定只能虛情假意,也就沒有政策記憶與學習的能力。(石之瑜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