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最艱難的挑戰究竟是什麼?

2012年01月30日 09: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在謝票之旅中談到民進黨敗選原因,説“大環境”是民進黨最艱難的挑戰。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大環境”的確是民進黨的大挑戰,包括它對外在形勢和民心流向的掌握不足,以致落在形勢之後,追趕不及。評論直言:民進黨最艱難的挑戰,其實不在大環境或者小環境,而在它能不能誠實面對自己的失敗。

  評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展開了謝票之旅。她談到民進黨敗選原因,説“大環境”是民進黨最艱難的挑戰,包括“國民黨因素”、“大陸因素”及“臺灣整體結構”。但她説,這不能當成敗選的理由。 

  蔡英文的説法,只説對了一半;但令人更感興趣的,是她沒説出口的那一半。“大環境”的確是民進黨的大挑戰,包括它對外在形勢和民心流向的掌握不足,以致落在形勢之後,追趕不及。令人好奇的是,既有鞏固的基本盤為後盾,又有強大的小豬旋風助陣,民進黨為何仍無法突破大環境的囿限? 

  若大環境不能當成敗選理由,那還有什麼原因足以解釋?遠在印度出訪的呂秀蓮,對此提供了一點“小環境”的思考。她認為,蔡英文提出的“臺灣共識”太過虛擬,無法爭取認同;她也批評蔡英文擔任主席剝奪了黨員投票權,使黨內民主受到傷害。 

  兩相比較,蔡英文的説法應比較符合民進黨的口味,但她指出的方向則仍顯得太“空”、太抽象。呂秀蓮的批評會讓黨內同志感到不自在,覺得過度針對蔡英文,但她指出的問題也不能説不真實。在大環境和小環境之間,民進黨恐怕將有一場內部角力遊戲要玩。 

  説穿了,民進黨最艱難的挑戰,其實不在大環境或者小環境,而在它能不能誠實面對自己的失敗。這也許正是蔡英文未説出口的話。每次敗選,民進黨都只想著如何扳回一城,恨不得下一場戰役立刻到來;就像此刻,他們的心都已經飛到了2016年,誰要潛心檢討? 

  有一種檢討敗選的辦法,就是忘掉敗選。那樣的話,求助忘憂草會比較快!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