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獨“曲終人散” 兩岸和平勢不可擋

2011年09月26日 08: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今日刊載《中國評論》月刊9月號社論從“臺獨”興衰角度探討兩岸發展大趨勢。文章認為:“臺獨”的興衰史已經到了將要“曲終人散”的時候。“臺獨”退潮了,但其遺留下的種種污垢糟粕還未得到認真清理,它們仍在毒害臺灣民眾的思想觀念。兩岸各界應高度警惕,加強互信合作,共同努力,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共同協商,消除歷史遺留的分歧和現存問題,開創兩岸和平融合、繁榮富強的未來!”

  文章摘編如下: 

  “臺獨”主張自90年代李登輝主政、放任其發展蔓延以來,從來是民進黨人頂在頭上、標榜自己“愛臺灣”的政治圖騰。卻不料在民進黨2000年“掌權”後,反而由盛轉衰,一路下滑;最近更成為其政治對手諷譏、消費的對象。島內觀察家指出,吳敦義日前一句“蔡英文只敢喊‘臺獨’、不敢推‘臺獨’是詐欺”,直擊蔡英文的軟肋。觀察家的分析一針見血,彰顯了“臺獨”的衰敗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勢難擋。 

  起源於上個世紀40年代中期的“臺獨”主張,從一開始就烙上鮮明的外國勢力和分裂主義的印記。1945年日本即將戰敗之際,少數日本右翼軍人和“臺姦”策動了“臺灣獨立事件”,成立所謂“臺灣自治委員會”,企圖建立“第二個滿洲國”,此即為“臺獨”之濫觴。二戰後,臺灣回歸祖國,“臺獨”勢力隱退日本。50年代,“臺獨”分子分別在日本成立“臺灣民主獨立黨”、“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等,但均屬小打小鬧,難成規模。70年代初期,中日建交後,“臺獨”勢力又轉往美國發展。美國出於牽制臺灣國民黨當局的戰略考慮,對“臺獨”勢力予以各種明的暗的支援,遂使“臺獨”勢力不斷發展,繼成立“全美臺灣獨立聯盟”後,又先後成立了“臺灣獨立建國聯盟”等多個“臺獨”組織。  

  李登輝在80後期上臺後,“臺獨”在臺灣的活動逐漸轉為公開。90年代初通過修改“刑法100條”,“臺獨”獲得合法身分,“臺獨”分子紛紛由美返臺,大肆擴張政治影響和勢力。1986年9月成立的民進黨也于1991年10月第5次全代會上通過“臺獨黨綱”,正式打出“臺獨”招牌。 

  “臺獨”主張之荒謬當然是不值一駁的,但何以此種嚴重悖逆歷史事實和現實政治法律倫理的“臺獨”主張竟能在90年代的臺灣大肆流行,並最終導致代表“臺獨”勢力的民進黨上臺“執政”呢?究其原由,一是當時主政者李登輝的包庇縱容;二是蘇聯東歐解體後國際形勢丕變,全球右翼勢力歡欣鼓舞,右翼政治思潮和民粹意識形態氾濫。這種國際大氣候影響波及島內,導致民眾思想混亂,民粹思潮和分裂主義意識猖獗,“臺獨”勢力借機趁亂奪權。 

  但即便如此,“臺獨”仍是窒礙難行。民進黨8年“執政”,不但沒能實現“臺獨”,反而證實了“臺獨”理論與實踐的破産。陳水扁一句“‘臺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戳穿了“臺獨”理念的泡沫。臺灣民眾看的很清楚,“臺獨”不過是某些政治勢力藉以奪權牟利的幌子,一旦達到目的,馬上棄之如敝。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