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是“臺獨”的空中樓閣

2011年08月25日 09: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華廣網今日刊載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澤軍的文章分析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文章指出,蔡英文的“十年政綱”的兩岸內容如外界預期一樣幾無新意,反而暴露其左右逢源的濃重選舉色彩,她空洞的政策勢必成為空中樓閣。

  文章摘編如下: 

  民進黨蔡英文“十年政綱”的重頭戲——兩岸政策,包括“兩岸經貿”和所謂“臺灣安全”部分,于8月23日全盤推出。可就其內容看,卻依舊是老調重彈,了無新意,與臺灣社會主流民意的期待形成巨大落差。

  一如外界預期幾無新意

  “十年政綱”兩岸政策部分可謂政綱的核心,備受關注。不過,其最終一如外界預期,未能推陳出新,除在ECFA態度上有所鬆動,幾乎是了無新意。蔡英文拒不承認“一中原則”,堅決否認“九二共識”,“臺獨”思維、主張如故。完全是老調重彈,未脫先前的表述。“兩岸經貿”篇的主張也均非什麼新鮮主張。所謂“臺灣安全”篇提出的內容也是陳水扁在2003年元旦文告就提出的舊構想,陳水扁無法做到的,而今馬當局已經在做了,並取得了巨大成就。當前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已經形成和平發展局面,兩岸早已超越民進黨“執政”時期的衝突與對抗框架,建立了制度化的協商管道與模式,兩岸海協會與海基會6次會談,簽署15項協議,極大緩和了兩岸緊張關係,有力推動了兩岸關係的全面發展。

  左右逢源選舉色彩濃厚

  民進黨“十年政綱”兩岸政策部分,反映了民進黨的一貫立場、態度,其既受制於民進黨內基本教義派及“獨派”勢力,又不得不考慮淺藍、淺綠及中間選民的想法與感受,因而繼續採取模糊、回避的手法,企圖左右逢源,兩邊討好,兩邊不得罪。“十年政綱”兩岸政策部分,刻意對“臺獨”、“九二共識”等絕口不提,但一改過去全盤否定ECFA立場,承認其係“既成事實”,表示出容忍、接受態度。蔡英文、民進黨之所以態度大轉變接受ECFA,是因為ECFA對臺灣經濟發展的好處已經顯現,民眾或多或少從中感受到實惠,繼續反對ECFA勢必不得人心失去選票,此外,承認ECFA“既成事實”亦有這樣的考慮,即一旦民進黨上臺“執政”仍然可以從ECFA中獲益。與此同時,蔡英文沒有忘記安撫基本教義派和“獨派”勢力,蔡英文聲稱“九二共識”原本就不存在,沒有承認或接受的問題。明顯是在玩弄兩面手法,向“獨派”示好,加以安撫,穩固深綠基本盤。

  空洞政策終成空中樓閣

  民進黨蔡英文“十年政綱”兩岸政策部分,洋洋灑灑分成“兩岸經貿”和所謂“臺灣安全”兩部分,然而其明確否認“九二共識”的存在,其所提一切主張都是空中樓閣,毫無基礎。兩岸“兩會”6次會談簽署的15項協議,包括ECFA均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達成的,蔡否認“九二共識”,無疑就是否認海協會與海基會6次會談及其成果,其接受ECFA是“既成事實”也站不住腳。未來一旦當選,要想繼續ECFA恐怕不太可能,難享ECFA成果,不僅如此,15項協議大概也難以為繼。若不承認“九二共識”,一切都是多餘,與大陸對話的基礎被破壞,對話將被迫中斷,兩岸關係將重陷不安與危機當中,“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臺灣又何談利用大陸崛起帶來的機會;而臺灣內部的紛擾亦恐怕不但不能消弭,反而會愈演愈烈。同時,政綱的主張抽象、空洞,如要啟動與大陸尋求穩定互動機制及與大陸“和而求同”,要如何求,沒有交待,恐怕也做不出交待。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