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蔡英文搞“隱性經濟臺獨”貽害臺灣

2011年07月22日 09: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20日説,民進黨“從來沒有根本性反對與大陸經貿往來”,這話顯然十分勉強。臺灣《中央日報》網路版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面對快速發展日漸強大的大陸,以及兩岸互利良性互動的情勢,蔡英文竟然還停留在所謂不“根本性反對”兩岸經貿的地步,這與國際潮流和兩岸現實嚴重脫節,不過是“隱形經濟臺獨”罷了,對臺灣經濟可謂有害無益。

  評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20日説,民進黨“從來沒有根本性反對與大陸經貿往來”。在世界各國莫不高度重視大陸的市場價值,並且紛紛尋求加強與大陸的經貿關係之際,蔡英文的話顯得十分勉強,一方面是心不甘情不願,一方面是無意擴大兩岸的經貿關係。 

  1990年起的10年間,大陸的經濟總産值GDP從日本的1/8追成1/4;又從2000年起的10年間,再從日本的1/4追成超越日本。當前,大陸的GDP約為美國的2/5,各方估計10年內,大陸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指出,美國應該學習接受一個實力更強大的中國。

  而在島內,國民黨從2000年在野後,就以全新思維與客觀立場評價大陸的經濟發展,提出“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與當時民進黨當局延續李登輝“戒急用忍”的所謂“積極管理”,形成對比,從而給臺灣的有識之士提供了不同的選擇機會。    

  2008年國民黨重“執政”後,即在“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的目標下,發展兩岸經貿關係,尤其簽署兩岸經合協議ECFA,使臺灣的經濟收益愈趨擴大,兩岸的互利也不斷提升。於此形勢下,蔡英文竟還停留在所謂不“根本性反對”兩岸經貿的地步。 

  她的意思就是反對的基本立場與過去的陳水扁一致,只是反對的強度有所調整,不“根本性反對”而已。這與國際潮流及兩岸現實已嚴重脫節,不過是從陳水扁的“顯性經濟臺獨”微調為“隱性經濟臺獨”,都對臺灣的經濟發展有害無益。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