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應正確面對兩岸關係新現實

2011年08月30日 08: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十年政綱”一齣臺,輿論普遍認為這是“臺獨”主張的政策變種。華廣網今日刊載署名王猛的文章指出,民進黨應該正視3年多以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新狀況,即兩岸大交流大合作的現實、兩岸協商制度化的現實、島內主流民意以及國際輿論認可的現實,這樣才能提出全面務實可行的兩岸政策。

  文章摘編如下:

  最近,民進黨2012候選人蔡英文提出了其“十年政綱”的兩岸相關政策,論述一齣臺,輿論仍普遍認為這是民進黨和蔡英文“一邊一國”、“臺獨”主張的政策變種。筆者認為,民進黨要全面提出務實可行的兩岸政策,就必須面對3年多以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新狀況、新現實,以此證明其具備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並爭取選民的認同。大體來講,民進黨在制定其兩岸政策時所面對的兩岸關係新現實包括以下4個方面。

  首先,民進黨要面對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現實。在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兩岸在經貿、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以及雙方的人員往來都不斷向前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高,而這種趨勢在2008年12月15日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正式開啟之後更是得到進一步增強。迄今為止,大陸已經成為臺灣第一大貿易出口地、第二大貿易進口地和島外的最大生産基地,兩岸在經濟上不僅存在著優勢互補的特點,兩岸的經貿合作還對兩岸尤其臺灣的産業升級轉型提供巨大的機遇。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之後,兩岸的經濟合作有了制度保障,未來的兩岸經濟合作將會更加規範和順暢。在人員往來方面,以2010年為例,兩岸人員往來達到創歷史的677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觀光達到163萬人次。民進黨要認識到,兩岸關係3年來所取得的成果都是建立在“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礎之上的,若兩岸間沒有這一政治互信基礎,也就沒有今日兩岸關係的豐碩成果。

  其次,民進黨要面對兩岸“兩會”(海基會與海協會)協商制度化的現實。3年來,海協會與海基會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兩岸兩會的制度性平等協商,迄今“兩會”已經舉行了6次會談,簽署了15項協議,對兩岸交流衍生的各項事務都進行了妥善處理。兩岸的海空直航、大陸游客赴臺旅遊、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等協議不僅解決了與兩岸民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而且大大推動了兩岸在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等方面的交流。歸根到底,這些成績還是在兩岸的制度性協商中取得的,是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可持續地向前發展,離不開兩岸之間就彼此關切的問題進行友好、平等的協商,也離不開“九二共識”和反“臺獨”的兩岸互信基礎。兩岸“兩會”的制度性協商在中斷9年後得以恢復,是馬英九任內穩定兩岸關係的一大政績,是兩岸關係結束緊張的對抗、進入和平發展的標誌,也是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穩定發展的動力來源。據臺灣大陸事務主管部門今年6月份的民調顯示,臺灣多數民眾對兩岸制度性協商給予正向評價,有7成以上民眾支援透過兩岸制度化協商處理兩岸交流問題。這也充分説明,“兩會”制度性協商符合臺灣民眾的期待,獲得了島內主流民意的支援,民進黨制定兩岸政策時不得不依循民意來面對兩岸制度性協商問題,也不得不面對作為兩會協商基礎的“九二共識”問題。

  再次,民進黨要面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時期以來兩岸民眾對“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的訴求和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島內主流民意。“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歷來是兩岸民眾的共同願望,兩岸關係雖然經歷了李登輝主政後期和陳水扁主政時期的緊張對抗,但兩岸同胞對和平的期望沒有改變,臺灣的主流民意最終在2008年選擇了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國民黨。兩岸關係實現和平發展3年多以來,兩岸之間大交流大合作的現實環境又教育了兩岸民眾,進一步形塑了兩岸民眾尤其是臺灣同胞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根據臺灣大陸事務主管部門、“遠見”、TVBS等相對較有公信力的單位發佈的民調,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及兩岸制度性協商、兩岸經貿與文教領域的交流以及兩岸關係改善等相關議題的民眾始終維持在5成以上。經過3年的和平發展,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認識到兩岸和平來之不易,也認識到兩岸和平的重要性,和平發展已成為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最大公約數。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共同體,兩岸同胞都不希望因為“臺獨”而使雙方兵戎相見、兄弟相殘,這種民意決定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僅符合時代潮流,也符合民族利益和兩岸民眾的期待。民進黨未來的兩岸關係主張必須呼應兩岸同胞尤其是臺灣民眾這種對和平越來越強烈的期望,不但要對其“臺獨”主張做出適當調整和改變,也要向選民證明其能夠處理兩岸關係,為兩岸帶來和平。

  最後,兩岸關係實現和平發展以來,也受到國際輿論和世界其他主要國家和組織包括美國、日本、歐盟、東盟等的歡迎和肯定,這充分説明兩岸和平是符合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和國際社會的期待的。民進黨至今仍未放棄其“臺獨”黨綱,而“臺獨”是兩岸關係緊張、對抗甚至倒退的根本導火索。這樣一來,在面對兩岸關係新現實時,民進黨如何向臺灣選民和國際社會證明其上臺“執政”不會重蹈陳水扁主政時兩岸緊張對峙的覆轍,做到讓臺灣民眾和國際社會放心,是其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