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要達成“財政目標” 沒那麼簡單

2011年08月23日 09: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華廣網今日刊載署名張良驊的文章分析民進黨“十年政綱”的“財政與稅制篇”。文章指出,民進黨提出達成“財政目標”的主張模糊籠統,缺乏可行性。不顧臺灣債務現狀以及兩岸和平發展的良好趨勢,民進黨想要達到其所謂的“財政目標”,談何容易!

  文章摘編如下: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現正就“十年政綱”篇章逐日公佈,對其中“財政與稅制篇”,聲稱只要民進黨地區領導人選勝,最高民意機構代表過半,即可“4年赤字減半、8年財政平衡”。民進黨要達成這一財政目標,談何容易!

  首先,臺灣當局的債務太多、太重,大幅削減難度很大。據臺當局最高財政主管部門公佈的資料顯示,民進黨“執政”8年,當局債務增加了2.4萬億元(新台幣,下同),民進黨“執政”期間,儘管發展經濟環境較好,為何還舉債2.4萬億元呢?究其原因,除了其實行挑釁的、封閉的兩岸政策以外,就是其亂開支票拉攏不同的人群。民進黨擅自非法設立“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南部聯合服務中心”,每年開支預算經費3200多億元。創立“老農津貼”,規定全臺65歲以上的老農民每月可以領取5000元老農津貼。實行金融改革政策,造成損失達3000多億元;投資股市護盤,賠掉500多億元。陳水扁、呂秀蓮數10次出訪“拼外交”,光旅行費用數百億元,到南美洲四處撒錢,動輒百億元。陳水扁為了過一把“三軍統帥”的癮,不惜斥資數千億元舉辦一場規模宏大的閱兵儀式。

  其次,民進黨提出達成“財政目標”的主張模糊籠統,缺乏可行性。眾所週知,要削減財政赤字,實現財政平衡,只有實行增收節支的策略。在“增收”方面,蔡英文強調要以所得稅與營業稅收入為核心。言下之意是,要透過調高所得稅與營業稅,堵絕“跑冒滴漏”現象發生,把該收的都收上來,以達到“增收”的目的。但是,她沒有勇氣説出要調高所得稅與營業稅,更沒有提出課徵所得稅與營業稅的過硬措施,使其這一主張淪為“遙遙無期”的代名詞,也許能夠迷惑一些選民。在“節支”方面,蔡英文主張降低公共債務、不依慣例延續以往預算、強化重大施政的成本效益分析、推動組織再造。她的這些主張只是大方向、大道理,或許有些正當性,但含糊其辭,讓人覺得“霧煞煞”,看不清、弄不明、難施行。比如:降低公共債務從哪開始?不延續以往的預算,很多進行中的工程計劃、業務就必須終止,那不是要造成浪費嗎?強化重大施政的成本效益分析,馬當局不是一直在做嗎?組織再造的目標是什麼?如何調整和精減組織機構?沒有具體內容、方法、措施。顯然,她的這些主張,都是空洞的政治口號,可行性差,也許對某些選民具有迷惑作用。

  再次,臺灣民眾過慣了低稅負、高福利日子,難以在收入成長不快的情況下接受調高稅負、穩定甚至調低福利的政策措施。民進黨擁有“臺獨”黨綱,一貫阻撓兩岸交流與合作,可以預料,民進黨一旦重新“執政”,將會繼續堅持“臺獨”立場,否認“九二共識”,阻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很可能使兩岸兩會的協商再次中斷,使臺灣民眾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得到的利益增加緩慢,甚至不增反減,實際收益增加不快,甚至不斷減少,那民進黨為實現“財政目標”所出臺增加民眾稅負、穩定甚至減少民眾福利待遇的政策措施,比如調高所得稅與營業稅,穩定甚至減少民眾的福利的政策措施,就必然觸及民眾的實際利益,引起民眾的強烈反彈,可能讓這些政策措施不是“胎死腹中”,就是半途而廢,難以實施下去。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民進黨要達成“財政目標”也不是沒有可能,更不是沒有路可走。只要民進黨放棄“臺獨”立場,承認“九二共識”,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努力幫助民眾獲得盡可能多的兩岸“和平紅利”,不斷提升其生活水準,那麼適當向民眾增加一些稅負、穩定乃至減少一些民眾的福利,相信民眾也能夠理解和接受。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