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毒雞蛋再度重創臺當局食品安全政策

2017年09月25日 09: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今年遭污染的農牧産品接連出現,引爆了食品安全問題。9月14日,臺北市永吉蛋行與來源的臺南市振昆畜牧場,被檢驗出蛋類含有農藥芬普尼(fipronil)10ppb,可疑蛋品立即進行移動管制,並於18日銷毀1,212公斤(約20,200顆蛋),市售蛋品回收下架3,348公斤(約55,800 顆蛋)。

  臺灣《中央網路報》24日發表臺灣“國政基金會經發財政組高級助理研究員李俊緯”的文章指出,蔡當局上臺後,推動的跨部門“食品安全五環”改革方案,在芬普尼雞蛋事件中破功。蔡英文信誓旦旦要照顧好民眾吃得健康,然而,食品安全問題仍持續不斷出現,如禽流感雞、結核病牛、戴奧辛蛋、芬普尼蛋等,顯示出臺當局的食品安全政策破功,尤其是近期造成恐慌的的芬普尼雞蛋,特別嚴重。

  歐盟早在今年7月就爆發雞蛋遭殺蟲劑芬普尼污染的風波,當時荷蘭食品安全局(NVWA)表示,部分雞蛋因為含農藥芬普尼的殘留量太高,會危害人體健康,要求超市等賣場下架,以及封存約180家養雞場與問題蛋。但遭到污染的荷蘭毒雞蛋已流到德國、比利時、英國、法國與波蘭等國家,一時間造成人心惶惶。

  在臺灣,8月22日時三家牧場雞蛋驗出芬普尼殘留量超出標準,當時也採取下架、回收及封存等緊急措施,但在這之前,就不知道已經有多少雞蛋流入消費市場了。臺當局“農委會”事後強調有問題的蛋都已回收,要民眾安心,但過沒多久馬上被打臉,9月再度爆發芬普尼雞蛋事件,如今已難以讓民眾相信,買來的雞蛋是否安全。

  此次毒雞蛋事件中,看出了幾個問題點,首先是回收的時間差。在整個雞蛋的産銷過程中,經過採樣、檢測發現雞蛋遭受污染,要再去進行禁售、回收等工作,這時間差足以讓許多問題蛋流通各地,甚至被民眾吃下肚,無法做到全面性的回收,對風險的管控僅能做到事後補救,無法做到實時的防堵。

  其次,相較于歐盟國家和地區,臺灣處理受污染農産品的方式是相對寬鬆的。臺當局擔心引起民眾恐慌,於是不斷的信心喊話,宣稱“市面上的雞蛋都是安全的”、“即使吃到芬普尼雞蛋風險也不高”,但這並不是正確的作法。臺當局應當隨時跟民眾説明處理進度,可疑雞蛋散佈情況,同時教導民眾正確的選蛋、洗蛋與調理雞蛋的方式,還有就是發現疑遭污染雞蛋的通報方式等等,而非誤導民眾,到最後影響健康。

  再者,農藥及工廠污染防不勝防。農牧産品是食品生産的源頭,最容易受到環境的直接污染,以農藥為例,農民為防止病蟲害、希望農産長得漂亮,於是就會使用農藥,一旦農藥使用與管理不善,污染便會發生,不管是埋在土裏,或是吃進動物體內。同樣的,工廠不當排放污染物質,也是會造成污染。這就造成戴奧辛、芬普尼雞蛋的産生。追根究底,就是臺當局的管理工作沒做好,讓污染事件一再發生。

  臺當局的食品安全政策破功,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一昧的防堵不是有效的辦法,一方面應思考從根源著手,制定一套有效應變對策,一方面也要加強業者及民眾的防治污染教育,才能保障民眾吃的安全、吃的安心。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