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蔡英文的“外交”:踏實與踏空?

2017年02月04日 13: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于1月4日至14日,對中南美洲四國,進行了以“英捷專案”為名的九天八夜的訪問。她訪問的目的,據她自己在出發前所宣示的:是要開展一次“務實外交”。具體説來:一是要讓臺灣走上“國際舞臺”;二是要發展與中南美洲國家的友誼。當然,她一再強調的務實“外交”,是要和她的幾個前任作區隔的。

  美國《星島日報》1月23日發表專文説,蔡英文的前任,李登輝也自命“務實外交”,但實質是媚美親日的“皇民外交”;陳水扁的“烽火外交”,也即是力求突破,卻引來許多麻煩,成為麻煩製造者,遭到唾棄;還有馬英九的“活路外交”,口號是“安內攘外”,其實也就是找個“活路”而已。

  如今,蔡英文提出“務實外交”,即以這次的英捷專案來説,我們且來看看,她這一腳是踏實了,還是踏空了。

  首先,我們來看她這次活動的立意。她在12月2日花了臺灣納稅人42萬美元的電話費,與特朗普通了10分鐘的電話之後,一鳴驚世,得了一點小便宜;這次,她還想故伎重演,利用往返過境休斯敦和舊金山的機會,與特朗普或其團隊成員會面,以達到她夢想的與美達成10項軍事勾結的目的。

  這麼重大、繁雜的問題即使解決一、二項,也夠蔡小姐忙得不亦樂乎,何況這麼多條?與之相比,中南美四國的訪問,不過是蜻蜓點水,一點而過罷了。因此,這次“外交”專案,在立意上,她是包藏禍心,聲東擊西;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表裏不一,並不踏實。

  那麼蔡小姐在訪問期間,在所過之處,又是如何弄虛作假,虛與委蛇的呢?

  我們且看媒體的記載:

  元月7日,蔡氏下榻休斯敦旅館。在臺協會主席莫健前去拜會,透露了美方正與大陸持續溝通,希望兩岸恢復對話。8日,臺灣“國安會”副秘書長曾厚仁,與美參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肯通話11分鐘;德州參議員克魯茲前往拜會,蔡英文向這位參議員提出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問題,但沒有與特朗普團隊會晤;卻私下透露,曾與特朗普團隊進行過午餐餐敘。有記者曾追問此事,蔡即捂住自己嘴巴説:“不能説”。

  10日,訪問尼加拉瓜,蔡英文邀請尼國總統訪問臺灣,尼國總統對蔡英文以“妹妹”相稱,並漫應之曰:“願意考慮”。宏都拉斯總統更把蔡氏稱之為“我的女兒”,不知蔡氏如何應對。

  在尼日利亞要求臺方將臺灣辦事處遷出首都並摘掉和更改所掛牌名,又不知蔡英文如何處置?

  蔡英文回臺後,只説:“今後要發展雙邊關係”,這就對她的“英捷專案”作了自我否定:既沒有與美國候任總統搭上關係,也沒有與訪問國達成具體協議。沒有什麼踏實的成就,只是腳腳踏空而歸。只因惶惶然心中空虛,連自己的簽名的姓與名都顛倒——這豈是英國政經學院博士所該出的差錯?不禁要問一聲,有“散財天女”之稱的蔡英文此行,究竟花了臺灣百姓多少銀子?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