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菜價貴是蔡當局又一失能表現

2016年12月09日 08:5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9日社論指出:臺當局“行政院主計總處”于6日公佈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97%,總體物價堪稱平穩。不過,進一步觀察各項指標,食物類漲幅高達6.42%,難怪升斗小民大嘆荷包縮水。令人納悶的是,今年至今最後一個侵襲臺灣的颱風艾利早已遠揚,何以菜價卻始終這麼貴?蔡當局至今未能對菜價問題提出有效因應對策,只能讓老百姓感嘆臺當局失能!

  對於家中負責買菜的煮夫煮婦、餐廳業者,乃至於企業團體內辦理伙食的人員,今年真是難過的一年,年初寒害之後,夏季7至10月又接連有五個颱風侵襲。在這些天氣因素干擾下,一整年的菜價都不便宜,怎麼買菜當真傷透腦筋。

  以CPI中的食物類價格為例,2月年漲幅達到8.45%,創下當期近42個月新高。豈料,3月年漲幅再度攀升到8.62%,繼續寫下當期近43個月新高。9月雖然年漲幅僅0.88%,如果光從數字看,似乎菜價已趨向親民,但其原因為去年同期先後亦有蘇迪勒、杜鵑颱風襲臺,造成去年同期菜價飆高,因此今年9月的低漲幅乃因比較基期較高所致,並非菜價已然大幅回跌。

  以更貼近百姓生活的蔬菜批發價觀察,根據臺北農産運銷公司公佈的資料,9月臺灣幾乎一整個月被3個颱風侵擾,蔬菜平均批發價竄升到50.05元(新台幣,下同);艾利颱風之後,10月7日再達到52.95元高峰,12月4日雖已降到33.67元,但尚未回復到6月的水準。

  儘管今年菜價偏高,主因乃受天候因素影響,但仍有若干令人不解之處。日前臺灣“農委會”發佈新聞稿,強調9月風災損失慘重産區已重新播種,短期葉菜類到貨量增加,10月下旬起已逐漸恢復災前供應水準。如今看來,“農委會”當時的説法似乎只是“安定人心”。

  質言之,如果按照臺灣“農委會”的説法,10月下旬逐漸恢復災前供應水準,何以11月5日還創下今年天價?12月4日臺北農産運銷公司成交量為1713噸,高於6月5日的1695噸,但12月4日的平均成交價卻比6月5日高出將近11元,這種現象已背離市場機制!

  10月20日,臺灣“行政院長”林全下令“抓菜蟲(惡性抬價的菜販子)”,臺北農産運銷公司董事楊儒門的看法是,颱風摧毀産地、農民損失慘重沒人理,臺當局配合民粹看到漲價就説要打惡性抬價的菜販,無助於解決菜價問題。多處臺灣“地檢署”派出檢察官到市場查緝有無囤積、哄抬不法行為,菜販的反應是“風頭”已過,而且“菜蟲”也不在市場。如今,這些動作只是一場大戲,“抓菜蟲”已船過水無痕,菜價雖有回跌,卻仍在不合理的高價位。

  菜價問題一度引爆臺北農産運銷公司人事之爭,民眾每天在媒體上看到的都是鬥來鬥去,但對壓低菜價毫無助益。小老百姓心裏所想的,只是要買到便宜又好吃的蔬菜,對人事鬥爭毫無興趣,蔡當局請幫幫忙吧!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